高中语文-第8课-杜牧诗三首同步试题-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VIP

高中语文-第8课-杜牧诗三首同步试题-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第8课-杜牧诗三首同步试题-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第8课 杜牧诗三首 【名句积累】 1.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怅诗》) 2.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其一)》) 3.多情却是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赠别(其二)》) 4.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遣怀》) 5.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寄扬州韩绰判官》) 6.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 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秋夕》) 8.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 10.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 【名篇赏析】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 杜 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诗意: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 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 我想手擎旌麾,远去江海的吴兴; 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陵。 赏析:诗表达了作者想出守外郡为国出力,又不忍离京的忠君爱国之情。以登乐游原起兴,以望昭陵戛止。热爱祖国,追怀盛世之情自在,为国捐躯,抱负未能施展之意自见。简炼深刻,沉郁含蓄。 一、基础训练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虏弦 悬疑 玄妙   B.才俊 疏浚 竣工 C.四散 播撒 撤退 D.潇湘 肃穆 啸傲 解析:A项,xián、xuán、xuán;B项,均读jùn;C项,sàn、sǎ、chè;D项,xiāo、sù、xiào。 答案:B2.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孤影 莓台 菰米 B.妃子 次第 荔枝 C.红尘 不期 忍耻 D.胡骑 别墅 羌笛 解析:A项,台—苔。 答案:A3.下面诗词是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对其表示同情肯定的一组是(  ) ①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 ②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 ③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 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是对项羽自刎的批判,③是对项羽穷兵黩武的批判。 答案:D二、阅读提升 (一)课内赏析 4.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早  雁 杜 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1)“云外惊飞四散哀”的“惊”字具有怎样的表意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惊”是“虏弦开”的结果,“惊”字写出了鸿雁的震恐,也反衬了敌人的嚣张,隐而不晦,含而不露。 (2)尾联“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是劝慰还是讽刺?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句话表面上是对惊逃失散的百姓的劝慰,实际上是对朝廷未能抵抗强敌、安抚百姓的不满。 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一) 杜 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1)第三句 “笑”的背后有着诗人怎样的情感?这句暗用了一个什么典故,其目的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那个“笑”字背后包含着诗人满腔的悲愤,因为为了这美人的一笑,全国上下有多少人要伤心落泪啊。这里暗用了“烽火戏诸侯”的典故,目的在于讽刺帝王荒淫好色,为了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jkk5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