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5月5日尊敬的柴发合副院长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北京
2011 年 5 月 5 日
尊敬的柴发合副院长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中国北京朝阳区北苑路大羊坊8 号
邮编:100012
尊敬的柴教授:
我们一直热诚地关注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中国空气质量标准和现行空气质量指数修
订的研究工作。我们非常支持以上两项修订草案的研究工作,谨以此信提出具体建议。我
们在美国空气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表明设定恰当的目标对于改善空气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同时,我们也意识到让公众掌握清晰准确的信息极为必要,这能使他们清晰地了解
任何特定时间环境空气污染浓度的状态。
此次修定中国空气质量标准和空气质量日报(AQI )十分必要:
1. 更好地保护公众健康、生态系统和农作物(食品安全);
2. 解决针对空气质量的官方数据和人民群众感受不一致的问题,提高政府公信力;
3. 为十二五规划设定一个合理的基数,以跟踪大气污染防治进展,并为大量已经达标、
但与国际标准仍有很大差距的地方提供下一步的改善目标和改进空间。
关于拟议修订的空气质量标准的建议
自1982 年来,中国空气质量标准得到了极大改善,当时中国建立了针对总悬浮颗粒
物(TSP )、二氧化硫(SO )、二氧化氮(NO )、铅(Pb)和苯并(a)芘(BAP)的最初标准。经过数
2 2
次修订,标准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扩充。环保部最近发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草
案中所提出的修改建议代表中国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我们认为,面对着细颗粒物污
染造成的危害且通常会导致致命的健康影响,有必要加入细颗粒物标准进一步加强空气质
量标准的作用。细颗粒物亦是使能见度降低的主要致因,而能见度降低的现象也成为中国
最大的空气质量问题之一。针对其他污染物,我们鼓励环保部尽可能选择最为严格的方案。
具体建议如下:
保留修订稿中二氧化氮(NO2)的标准。我们认识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中国已经在力
争制定非常严格的二氧化氮目标。尤其是 1996 年二氧化氮的相关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推
荐值及国际通行标准相符,然而 2000 年的修订放松了二氧化氮标准,现在 100%城市都能
达标,已经失去了标准保护公众健康以及促进空气污染防治的作用。我们支持标准修订再
次采纳 1996 年制定的标准,并认为中国现在更有能力达到这样的标准。十二五计划要求
至 2015 年,全国将减少 10%的氮氧化物排放量。单从这项规定而言,对于达到二氧化氮
标准会有很大帮助。但即使这样还不够,仍有很强的经验性证据能证明二氧化氮是每年特
定时期区域性阴霾天气产生的重要致因。中国需要采用二氧化氮标准,以在改善能见度方
面取得持续进展。
增加针对细颗粒物(PM2.5)的国家强制性标准。细颗粒物是本世纪出现的新型污染物,
由于全球范围的空气污染,绝大多数健康危害因其而起,包括不断增加的发病率和早亡现
象。PM2.5能够进入上下呼吸道,而后在肺部沉积,通过肺泡进入人体。同时细颗粒物能够
穿越血脑屏障,与脑部癌症有着一定联系。细颗粒物通常含有重金属、酸性氧化物和有机
污染物(如多环芳烃、农药等)。细颗粒物亦能携带细菌、病毒和真菌。简而言之,PM2.5
是对人体造成损害最大的污染物中的一类。鉴于以上诸多缘由,针对空气质量管理,美国
和欧洲早已将细颗粒物列为最为优先控制的一种物质。美国和欧洲也针对PM2.5采取了极为
严格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加利福尼亚州制定的PM2.5标准更具健康保护性。如果中国能及
早采取同样的措施,人们的生活亦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如果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制性 PM2.5 标准,我们建议通过试点项目,将此标准实
施于污染最严重地区。我们特别建议在国务院《关于推进空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 改善区
域空气质量指导意见》中规定的重点区域和城市群实行强制性 PM2.5 标准。指导意见要求
这些区域完善空气质量评价体系,加入细颗粒物等污染指标,同时正在制定中的区域大气
污染联防联控规划也会采纳控制细颗粒物的措施。逐步实施细颗粒物控制规定以使之强制
执行将为中国在全国范围内推行该项标准提供有价值的跟踪和控制经验。同时,也有助于
缓解需要该标准人群的公众压力,即暴露于最高污染程度的人群。为了使其行之有效,同
时应该配备 PM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MOOC】《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docx VIP
- 国际象棋的课程教案.docx VIP
- 器械科制度汇编.pdf
- 2025年新人教版7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第七章 集装箱码头船舶配积载业务.ppt VIP
- 风中奇缘-中英文台词打印版.doc VIP
- 《机电概念设计基础》课件——运动副.pptx VIP
- 股市主力操盘盘 口摩斯密码(原创内容,侵权必究).pptx
- 孙子兵法中的思维智慧 智慧树网课章节测试答案 .docx VIP
- 二 《“友邦惊诧”论》(教学设计)-【中职专用】高二语文同步精品课堂(高教版2024·拓展模块上册).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