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旋转效应--用光谱仪测量确认光的波长变化.doc

光源旋转效应--用光谱仪测量确认光的波长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光源旋转效应--用光谱仪测量确认光的波长变化

光源旋转效应--用光谱仪测量确认光的波长变化 刘武青 太极集团·重庆桐君阁股份公司 重庆渝中区解放西路 1 号 5 楼 邮编 400012 电话 023个人网址  电子信箱:cqfyl@ 摘要:光可以让光电池产生电流,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对光电池产生的电流及光压力、光波长、光强度等等光学数据,与光通过此透明介质静止时的光学数据不相同的现象称为光源旋转效应。列别捷夫没有用光源动态的观点去研究光压力,爱因斯坦没有用光源动态的观点去研究光量子的能量公式、光电方程。密立根没有用光源动态的方式测定普朗克常数,康普顿也没有用光源动态的观点去思考康普顿效应。喇曼也没有用光源动态的观点去思考喇曼效应。本论文是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产生的光学现象实验,用光谱仪测量光的波长变化、光的强度变化。进一步确认了光通过相对运动的透明介质与光通过相对静止的透明介质产生的光学数据不相同的光学现象。进一步证实了爱因斯坦光量子的能量公式、光电方程、康普顿效应、喇曼效应有局限性,普朗克常数不是普适常数,离心力影响光压力。 关键词: 光源旋转 普朗克常数 康普顿效应 喇曼效应 旋转凸透镜 光谱仪 光量子 光电方程 光压力 引言 1887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发现光电效应。 1899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别捷夫用实验测得了光压力,证实了麦克斯韦的预言。 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概念。 1905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量子概念并得出光电效应方程,光量子的能量公式E=hυ及光电方程1/2mv2=hυ-w 1916年,英国物理学家密立根证实了爱因斯坦的光电方程,并测定了普朗克常数h值。 在照射光的频率为ν的情况下,他测量了光电子从金属中逸出所需的最小电压V,验证了光电方程:1/2mv2=hυ-w ,另外,用光电效应方法对普朗克常数h作了首次测量。 1922年,美国物理学家康普顿发现康普顿效应,中国物理学家吴有训做了大量实验,与康普顿共同确认康普顿效应。在一些文献上称为康普顿--吴效应。 1928年,印度物理学家喇曼发现喇曼效应,当单色光通过透明介质时,有一些光受到散射。散射光的光谱,除了含有原来波长的一些光以外,还含有一些另外波长的光,其波长与原来光的波长相差一定的数值。这种单色光被介质分子散射后频率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并合散射效应,又称为喇曼效应。喇曼效应为光的量子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他们是从光源所在物体处在静态的条件下进行研究的,没有从光源所在物体动态的条件下进行研究,也没有从光源所在物体原处旋转的角度去研究光量子的能量及光电方程、康普顿效应、喇曼效应、光压力,没有用光源所在物体动态(旋转)的方式测定普朗克常数h值。 多普勒-非索效应是光源对观察者的距离是远离或靠近,没有涉及到光源在原处旋转,对观察者距离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即对观察者距离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发生的效应。 光源旋转效应与纵多普勒-裴索效应、横多普勒-裴索效应是有区别的,光源旋转效应是光源在原处旋转产生的新的物理现象,光源与接收光处的距离基本不变。 本文让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与通过静止透明介质,射到光谱仪上,两种状态产生的光的波长、光的强度进行比较,光的波长是不同的,光的强度也是不同的。用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的方式,证明有新的光学现象产生,确认光源旋转效应成立。(光通过透明介质后光作为二次光源)。 实验原理 一个物体,旋转与静止比较,旋转所具有的能量(动量)大,物体旋转还同时具有离心力。 旋转透明介质具有动量(能量)、离心力,而此透明介质静止时没有动量、离心力。光具有质量、动量、能量、光压力,当光通过旋转透明介质,所获得的动量、能量多一点,光压力增加。 2002年中国专利局公开的专利说明书中笔者写到:《光通过透明体,如果让透明体旋转。 在光源的强度、频率、距离光电池的距离不变,光电池产生的电流是一定值,但是当光线通过透明体(或反射体),当透明体运动,或旋转,对光是有影响的。具体表现在光压、光电效应的电流强度。光通过运动的光路、凸、凹镜,或凸凹共同存在镜。光源本身旋转,透过透明体、反射体这三者的效果相同。》(1) 传统的普朗克常数计算及测定仅限于光源所在物体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光源所在物体处于运动的状态后,特别是光源所在物体旋转时,光量子受到两种作用,一是受旋转物体能量的影响,二是受离心力的影响,在传统的普朗克常数中没有涉及到这两种作用。 光量子通过动量、能量大及离心力大的区域后,与旋转透明介质的能量、离心力发生了交换,光量子的动量、能量、光压力增加,这就是本实验的原理。 实验器材 2.1 光源 绿色光。 2.2 电钻 规格:13毫米。转速每分钟2600转。 凸透镜 用老光眼镜毛坯,品名:白树脂,规格:直径65毫米,球镜:+8.00,厚度:1.2。 在凸透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