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期疗育-过动症
貳、過動症分類 過動症分為三類: (一)注意力缺失型 (二)過動型 (三)混合型 肆、過動症出現機率 依據國內外相關研究顯示,學齡期的ADHD盛行率約5~7%。 以全國教育階段約有500萬學生數粗估,保守估計,至少有25萬學子為ADHD所困擾,也就是每一個班級平均有2~3名過動兒。 學齡期兒童的男女比率大約9比1,到青春期的比率約為2~3比1,在臨床的個案男女比例會差距更大,可能是男生有較多干擾性行為,造成他們比較容易被帶來看精神科門診。 陸、過動症鑑定標準 (一)目前身心障礙學生之鑑定輔導安置大致上分為七個步驟 1.篩選 2.轉介 3.資料蒐集建立 4. 鑑定 5. 診斷 6. 教育安置 7. 教育服務 含五個主要階段,茲分述如下: (一)初步轉介 普通班級任教師根據自己平日的觀察、與兒童晤談,檢核疑似ADHD依據「特殊需求學生轉介資料表」的檢核結果,判斷個案是否需接受進一步的篩選。 (二)轉介前介入 在學生問題出現時,其主要目標在確保教師持續不斷的評估與介入的過程中,以協助學生在「最少限制的環境」中有良好的學習和適應。? (三)篩選 級任教師針對在「初步轉介」階段發現的疑似ADHD學生進一步實施相關的行為評量表,藉以確定個案是否符合特定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類型,以及是否顯現功能受損、對立違抗、或違規行為。 (四)正式鑑定與診斷 由特殊教育教師針對在篩選階段暫時列為疑似ADHD學生實施智力測驗及適應量表檢測,專業鑑定小組最後藉由這些測驗結果加以研判此學生是否為ADHD,又其是否需要學校提供正式的特殊教育服務。 (五)安置與輔導 專業鑑定小組進一步將疑似ADHD學生的所有檢核及測驗資料,呈報縣市教育局之「特殊教育學生鑑定、安置與輔導委員會」審核,由鑑輔會進行最後的鑑定,確認其是否具備接受特殊教育的資格,並提供相關之安置與輔導建議。 柒、教育安置之型態 ADHD學生是否得以適切發展,醫療、特殊教育、親職教育的配套具關鍵之效。 在教育現況上,有些重要資源,家長應學習運用,對孩子的學校適應將能有所助益。 過動兒師長必備兩種能力:穩定情緒能力和預知能力。引導較混亂、較無組織條理的孩子,需有堅定及明確的結構作法與態度。孩子在進退有據的支持下,才能找到定位建立自信,邁向穩定。 一、國內有什麼法令可保障過動症孩子? 家長又當如何依法運用? 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患者在特殊教育法被明列於嚴重情緒障礙類中,依法有權益可獲得特殊教育的協助。包括: 1.特殊教育之課程、教材及教法,應保持彈性,適合學生身心特性及需要。2.身心障礙學生之教育安置,應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為前提,以最少限制的環境為原則。 3.就讀特殊學校(班)及一般學校普通班之身心障礙者,學校應依據其學習及生活需要,提供錄音、提醒、生活協助、家庭支援、家長諮詢等必要之教育輔助器材及相關支持服務。 4.各級學校應對每位身心障礙學生擬定個別化教育計畫,並應邀請身心障礙學生家長參與其擬定與教育安置。 二、什麼是個別化教育計畫? 個別化教育計畫,是指運用專業團隊合作方式,針對身心障礙學生個別特性所擬定的特殊教育及相關服務計畫。 依規定,學校應於身心障礙學生開學後一個月內訂定個別化教育計畫,內容包括學生的身心、行為和學習的能力和現況,以及行政支援及處理方式等。家長要學習去了解計畫內容是否明確、務實,以及其可執行性、可評量、可追蹤等內涵。 三、什麼是「鑑安輔機制」? 所謂鑑安輔機制,是政府依法成立鑑輔會,聘請相關專業或家長代表為委員,以團隊方式,定期辦理相關特殊教育鑑定、安置及輔導事宜,以提供特教需求學生、相關特殊教育的服務機制。 已被鑑定為嚴重情緒障礙類別學生,不論是經由鑑安輔特教管道入學,或申請、甄選、登記分發的任一管道,要入學普通高中、綜合高中、公私立高職、五專或進修學校,均須於報名時附上一份嚴重情緒鑑定證明影本,以提供該校為孩子依學測成績再加分百分之二十五入學。 仈、課程重點 (一)改善容易分心的教學環境 過動症兒童容易受外在事物影響而分心,所以應該避免在環境中 給予過多的刺激。 例如清除桌面上多餘的物品,座位調整到老師附近或班級中較安靜的角落,並且偶而讓他有走動的機會 (如擦黑板、分發作業簿、材料), 或走到他座位旁給予提示,一次只給他一種指示或功課。有時老師穿著較樸素顏色的衣服,並且減少講課時過於複雜的手勢,亦有助於過動症兒童的集中注意力。 (二)疏導旺盛的精力 過動症兒童精力過人,坐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