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次锢囚状MCC及其涡旋结构的分析-天气预报
第 6 卷 1 期 天 气 预 报 Vol.6 ,No.1
2014 年 2 月 WEATHER FORECAST REVIEW February 2014
一次锢囚状 MCC 及其涡旋结构的分析 *
陈永林
上海中心气象台,上海 200030
提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气象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14-23时发生于江苏
南通的MβCS、扬中M CS和洪泽湖MCC引发的冰雹、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东北冷涡г
前倾槽在提供足够强动力的同时,其冷气团与高原东部暖气团之间的密集等温线,尤其铅直锋区随高度向西南
倾斜构成的上冷下暖不稳定层结提供了重要的热力条件,以及安徽—上海的地面辐合动力破坏了大气的静稳
状态,激发了多尺度对流系统的相继爆发。进一步研究遥感资料及地面中分析特征系统发现,洪泽湖对流系
统在快速往东南移动中碰并孤立静止的扬中MгCS,使强回波由弓状演变为“人”字形交叉的气旋波,并进一步
发展为锢囚状MCC。MCC在旺盛发展中水汽大量凝结、释放潜热、气团被快速加热降压形成空中涡旋。巧合的
是,其空中涡旋被20时长三角探空仪完整记录。结果表明:锢囚状MCC在地面为下沉冷丘,其空中涡旋活动于
90m~3080m之间,最强涡旋环流位于925hPa~850hPa,850hPa旋转速度至少达18m•s-1,涡旋直径大于20km。中尺
度涡旋气柱性质700hPa以下为冷性、以上为暖性。对比大尺度锢囚系统和深厚冷性气旋(简称冷涡)发现,锢
囚状MCC的锋面形成机理与大尺度锢囚系统基本相同,但涡旋悬于地面冷高压之上,因此更相似于深厚冷涡。所
以,本文锢囚状MCC的锋面形成机理与大尺度锢囚系统基本相同,但其伴生涡旋没有着地、则更类同于深厚冷涡。
关键词:冰雹 “人”字形交叉回波 锢囚状MCC 前倾槽 涡旋
造成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重要中尺度对流系统(易
引 言 笑园等,2001;吴芳芳等,2012;赵坤等,2008;
陈永林等,2013;陈永林等,2007),有进一步
中 尺 度 对 流 系 统(MCS) 指 水 平 尺 度 为 研究的意义。2009年6月14日14-23时江苏南通、
10 ~ 2000km具有旺盛对流运动的天气系统,在 扬中和洪泽湖—太湖分别受MβCS、M CS和MCC的影г
中纬度常见的按其组织形式可粗分为孤立、带状 响,发生了一次冰雹、狂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
以及复合体(MCC)(寿绍文,1993)。Blanchard 过程(图1)。其中,洪泽湖—太湖的MCC还伴生
等(1990)将MCS分为线状对流系统、锢囚状对流 空中涡旋。巧合的是,其空中涡旋环流被20时长
系统、混乱对流系统。该研究表明:在25个MCS 三角探空仪完整记录,为研究其立体结构提供了
中仅有2个锢囚状对流系统和17个线状对流系统, 十分有用的数据。本文将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它们在热力动力结构、风场结构等方面均存在许 气象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探测资料,采用诊断
多差异;锢囚状对流系统的强回波带呈现出“人” 方法,研究锢囚状MCC及其伴生涡旋的形成机理和
字形交叉(发生发展阶段)、弓形弯曲(成熟阶 性质,并且讨论与大尺度锢囚系统的区别以及与深
段)、涡旋回波(消散阶段)3个阶段。孙健等 厚冷性气旋(冷涡)的相似性。
(2004)在对香港特大暴雨、卓鸿等(2004)对黄
河下游强对流过程和慕建利等(2008)对华南特 1 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