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7.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017

第一轮复习应完成下列任务: 1.深化现有知识(网络)结构,构建系统的单元、每课的知识(网络)结构,注重基础,回归史实。 2.重视选择题的训练,做到一课一练、一天一练,通过一定容量的训练让自己找到题感,熟能生巧。 3.抓好解题能力训练: ①以练习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主体。 ②依据高考模式进行三限:限时、限量、限分值。 ③严格要求按规范答题。 ④强调更正,每人必须准备错题本。 ⑤练习更正后必须回归训练目标,务求举一反三。 影响: 【合作探究】3:如何理解科举制加强中央集权。 自唐代完善的科举制度,起到了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的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一是用人权集中于中央,加强了皇权: 二是选官的范围比过去广泛了一些。不仅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扩大了统治基础,而且大大提高了官吏的文化素质。同时科举制作为一种封建的选士任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选员任能的公平竞争性。 (2016?新课标全国Ⅲ卷文综?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  ) 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 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 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 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汉承秦制 【解析】汉初实行“无为而治”,并不是崇尚儒家,故A 项错误;“萧何入秦,收拾文书”使得汉朝能够掌握秦朝的制度,所谓“汉承秦制,有所损益“,汉初在掌握秦朝制度的基础上继承了秦朝有利于国家统治的制度,如皇帝制、三公九卿制等,故B项正确;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充分发挥了文书功能,故C项错误;秦朝的典章制度并非都适用于汉初,官吏仅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并不能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故D项错误。 【答案】B (2016?北京文综?13)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考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隋唐的三省六部制、唐朝节度使 【解析】汉承秦制,当时中央没有中书省,晋朝以后始设,故A项错误;隋唐时期中央行政体系是三省六部,三省的长官是宰相,唐朝中期在地方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权力较大,后来发展为地方割据势力,题干中发生的事件与唐朝历史环境相似,故B项正确;宋朝立国之初,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尤其吸取唐末五代以来藩镇之祸,剥夺将领兵权,强调文人治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现象,故C项错误;元朝实行行省制,地方长官由朝廷任命,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同样不可能出现材料所述现象,故D项错误。 【答案】B 微考点2 军机处的特点 史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改军机处, 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军机处》 思考1 史料一反映了军机处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由①②可知军机处设在离皇帝近的地方,便于宣召; 由③可知所用之人都是亲信重臣。 史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军机处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由材料可知军机大臣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 史料三 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 ——梁章钜《枢垣记略》卷二十二、王昶《军机处题名记》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军机处有何特点? 史料解读:材料表明军机处处理政事具有保密性强的特点。 史料四 军机处有廷寄谕旨……其迟速皆由军机司员判明于函外。曰马上飞递者,不过日行三百里;有紧急则别判日行里数,或四五百里,或六在里,并有六百里加快者。……自有廷寄之例,始密且速矣。 ——赵翼《檐曝杂记》卷一《廷寄》 思考4 史料反映军机处有何特点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