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鄂伦春民歌风格及特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鄂伦春民歌风格及特点

浅议鄂伦春民歌风格及特点摘 要:鄂伦春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不但积累了与大自然斗争的丰富经验,而且创造了具有浓郁原始山野风格特征的民族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难以数计的美妙动人的民歌。 关键词:鄂伦春;民歌;风格;特点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183-01 一、鄂伦春民歌的风格 鄂伦春民歌的风格主要是以自娱自乐为主,曲调都比较奔放和随意,其题材和内容非常丰富,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鄂伦春族人民的历史和生活,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狩猎歌和采集歌。鄂伦春人过去主要以打猎和采集为生,因此,反映狩猎和采集的题材自然成为鄂伦春民歌的主要内容。如《打猎送行》、《打围去》、《打猎之歌》、《猎欢》、《追鹿曲》、《河边的鹰》等,生动地反映了狩猎的情景和猎人的苦与乐;而《采集歌》、《挖野菜》等,则是妇女们春天采柳蒿芽、野韭菜,秋天采木耳、蘑菇等采集生活的真实写照。 2、仪式歌和风俗歌。过去的仪式歌大多同祭神有密切的关系。许多鄂伦春人相信“萨满”,认为“萨满”是人神之间的使者。“萨满”是仪式的中心人物,凡祭祖先神、请神、祭神、求神、送神、谢神等,都是由“萨满”和他的助手“扎列”(俗称“二神”)来完成的。“神歌”贯穿“萨满”仪式的全过程。在婚、丧、节庆等民俗活动中,象办喜事时的求亲、会亲家、定亲、迎娶、结婚、贺喜等仪式,就要唱《祝酒歌》、《宴席歌》、《劝酒歌》等。其中仅“会亲家”时唱的亲家歌和亲家对唱歌就有很多种,如《神仙般的亲家》、《会亲家母》、《称心的亲家》、《亲家相见欢》、《亲家对唱》、《我从远道来会亲家》等。 3、情歌。反映爱情与婚姻生活的民歌在整个民歌中是比较多的。有一些是正面歌颂男女相爱、追求美满婚姻的,如《达茜订婚》、《这样的人我才嫁》等。反映忠贞、笃实相爱的情歌还有《求婚》、《恋歌》、《嫁给我吧,乌那吉》、《心心相印的人》、《盘古河的姑娘》等。 4、赞歌。主要是赞美自然和赞颂英雄。由于鄂伦春人过去生活在山林之中,对那里的山山水水无比热爱和崇敬,自然会产生许多由衷赞美大自然的歌。如《欢歌》、《多么欢乐》、《最喜欢》、《鱼儿嬉水》、《山林晨景多美好》等。作为一个骁勇、强悍的民族,崇拜、赞颂英雄和勇敢的猎手是鄂伦春的传统,也是民族的骄傲。比如在歌唱出色的猎手孟吉普的《塔尔河的猎手》这首歌中,就索性把这位猎手比作养育鄂伦春人的雄伟的塔尔河,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对他的非凡爱戴。 5、苦歌。反映鄂伦春人在生活中的悲惨境遇。如一首叫《河崖上的百灵鸟》的苦歌,诉说的就是孤儿失去父母的痛苦。 二、鄂伦春民歌的特点 1、调式。鄂伦春民歌基本上属于中国的五声音阶所构成的民族调式。民歌中“羽、微、宫”几种调式最为多见,其中“羽调式”的歌曲更为有代表性。“商”和“角”调式,除在萨满调和保佑钦中能见到外,一般不常应用。鄂伦春民歌虽然是由五声音阶构成的民族调式,但不排斥“7”和“4”这两个按五度相生律而出现的偏音。另外,许多近期歌曲又应用了“清乐”、“雅乐”和“燕乐”三种音阶来创作新民歌,极大地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 2、旋律、节奏及歌词。鄂伦春民歌有浓厚的山野风味和乡土气息,其旋律以跳进为主,多有迁回、波浪式的音的进行。如《树上的记号》中的6、3、5、1音的反复进行,使旋律优美动听,辽阔奔放,突出了猎人性格的强悍豪爽。除与一般歌曲有共同的特点外,鄂伦春民歌有它完整的四乐句乐段歌曲,双乐句乐段的歌曲尤为多见。旋律特点是对比性强,不断重复。此外民歌中大量运用前后倚音、颤音、长音、三连音和三度、四度跳音,构成一个特殊的旋律效果及风格。 3、鄂伦春民歌的节奏,略显松散状态,“赞达仁”歌曲的节拍严整对称,“萨满调”在规则的节拍中穿插有自由演唱的成份。“赞达仁”中较多的延长音,大都出现在乐句的开始和结尾。开始的延长音,在第二乐句中相同的部位得到应合,而乐句尾音处的延长造成了歌曲完全终止的稳定性。鄂伦春民歌中在一拍内经常出现三连音乃至多连音,增强了旋律的华彩。这种充满动力的节奏,直接推进了旋律的运动。 4、鄂伦春民歌的歌词,常常是押首韵、描写大自然和比喻的句子较多。如“解放了的鄂伦春人再不深居在深山中,晒化了千年的酷冰寒霜,给鄂伦春带来了幸福和希望。”此外歌词叙述性强常常即兴演唱。 综上所述,鄂伦春民歌虽粗犷豪放,具有原始狩猎的音调特点,但这种格调和风格使其民歌独具鲜明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人们审美观点、欣赏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相互交流的频繁,民歌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在民歌发展的漫长过程中,鄂伦春民歌也在变化着,但其民歌性却一直在继续保持和发展着,使之更符合本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表达方式,真正成为具有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