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育子体验-让孩子在平等家庭氛围中成长.docVIP

澳大利亚育子体验-让孩子在平等家庭氛围中成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澳大利亚育子体验-让孩子在平等家庭氛围中成长

澳大利亚育子体验:让孩子在平等家庭氛围中成长今年36岁的明慧曾是国内一家公司的高级白领,2001年2月随老公乔亚移民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市。2003年6月儿子乔桑出生了,夫妇二人沉浸在喜添爱子的欢乐之中。但令夫妻二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乔桑出生后居然让他们多次跟警察打起了交道,甚至“连累”从国内来探亲的奶奶入狱。这到底是怎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呢?最近,回国探亲的明慧接受了笔者的采访,详细讲述了她在澳大利亚育儿过程中令人哭笑不得又发人深思的经历。 8个月的小娃娃差点让妈妈蹲监狱 我和乔亚在2001年2月办理了赴澳洲的技术移民。2003年6月26日,我们的儿子呱呱坠地,老公给他取名乔桑。乔桑8个月大时,我带他去附近逛超市,经过奶瓶柜台时,乔桑被刺激起喝奶的欲望,我忘记带奶瓶了,便一个劲地安抚他,可他仍然哭个不停,还不断撕扯我的头发。我重重地照他的屁股打了几下,摁住他的手把他弄进汽车带回了家。 我正准备给他洗澡时,门铃突然响了,一开门,两个全副武装的警察站在我的面前,一个示意我不要动,另一个则进入房间四处查看。原来,有3位市民在超市里目睹了我对乔桑的“暴行”,他们记下了我的车牌号并报了警。任凭我怎么解释,警察坚持要我证明和乔桑的关系,我只好翻箱倒柜找出乔桑的出生证明,并掏出护照和居留证件来洗清“人贩子”的嫌疑。半个小时后,警察走了,临走前警告我以后要小心行事。我精疲力竭地回到浴室,此刻的乔桑却像个无辜的小天使,张开双臂,嘟囔着“妈妈”,我的心一下子软了,抱着他感叹道:“小冤家,妈妈今天可差点被你送进监狱!”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2004年圣诞节前夕,我们带着乔桑去墨尔本玩。车刚开出市区没多久,尖锐的警笛声就在我们车后响起,乔亚一头雾水地把车停靠在路边。两个警察走过来仔细检查车内。我心想,这次肯定逮不住什么“把柄”了,因为我和乔亚早已为乔桑安装了婴儿安全座椅。哪知,他们把乔桑从安全座椅中抱了出来,放到警车里的体重秤上称了下,然后撕给我一张罚单:500澳元,还要扣分。我简直要气晕了:“我们哪里违规了?”警察耸耸肩说:“太太,你们没给孩子使用正确的座椅。”我用力拍拍座椅,咆哮着问:“请你告诉我这个是什么?”我的不礼貌态度惹恼了警察,他翻开《儿童交通安全守则》,念道:“澳洲法律规定,开车带儿童外出,体重9公斤以内的婴儿必须使用面朝后的婴儿座椅,9公斤~18公斤处在学步阶段的儿童必须使用面朝前的儿童安全座椅。如果车辆前排座位有安全气囊,13岁以下的儿童必须坐在后排座位。” 原来,乔桑的体重已接近10公斤,但我们还在给他使用面朝后的座椅。这让我哭笑不得,乔亚安慰我:“算了,他们都是为了咱们乔桑的安全着想。”我当时不太理解,难道我们不是把儿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吗?凭什么让这些和乔桑八竿子打不着的“外人”来监督我们? 热心华人保姆险遭驱逐出境 有了前几次的教训,我和乔亚对乔桑的照顾越来越谨慎,每次带他出门,我们都如履薄冰,生怕哪里做得不好。 2006年6月,乔桑3周岁了,我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我们所在小区的托儿所价格很高,在悉尼找一个满意的保姆也非常不容易,一连试用了四五个,都不合适。我正在发愁的时候,同小区的邻居、来自福建省的李阿姨提出愿意帮我们带乔桑。李阿姨60多岁,不久前刚随女儿来到悉尼。女儿白天要上班,她一个人整天待在家里,喜欢孩子的她乐意帮我们照顾乔桑,我们自然千恩万谢,郑重地把乔桑托付给她。 一天傍晚我下班回家,刚走进小区就被隔壁的达兰老太太拦住了,她神秘兮兮地对我说,要注意一下保姆的举动。说一连几天在家里都能清楚地听到乔桑的哭声,怀疑李阿姨有“虐童”行为。我苦笑一声,这一年多来我们怕招来警察,对乔桑简直是百依百顺,导致这小家伙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哭得震天响,这绝对和李阿姨没关系。像她这把年纪的老人要对付乔桑这个“混世魔王”,还真是不容易。我和老公都很感激她,主动提高了她的报酬。 一天,李阿姨在家里煮好饺子,哄乔桑吃饭,乔桑不但不领情,还把刚盛出来的饺子汤浇到了李阿姨手上,老人疼得大喊:“气死我了,不揍你不行了!”乔桑一看不妙,连忙逃跑,李阿姨怕他摔着,就去追赶。这一情形,恰被一直密切注意这边动静的达兰老太太看见,她感觉乔桑处境有些危险,赶紧报了警。结果,李阿姨被警察带走了,由于受到惊吓,加上英语有限,在审问过程中,警察问她是不是说过要“打死乔桑”,她不断地点头。既然她供认不讳,又加上邻居达兰老太太的明确供词,她很快被以“虐童”罪名关押起诉。最糟糕的是由于李阿姨的探亲签证即将续签,这个节骨眼上发生这样的大事,很可能会遭到“驱逐出境”的处罚。 我们赶紧为李阿姨请了一名刘姓的华裔律师。刘律师一听案情就笑了,他说已经经手此类案件30多起,案情都差不多,说到底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惹的祸。在法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