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文华-从乳业女皇到乳业罪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田文华-从乳业女皇到乳业罪人

田文华:从乳业女皇到乳业罪人 轰动全国的毒奶粉事件终于在1月22日落下尘埃,事件中的主角各自受到法律无情的宣判,其中原三鹿集团董事长田文华被判处无期徒刑。无需多少时日,人们就会忘掉这个一脸落寞、66岁的田文华。可这段历史注定是要沉淀的。田文华从“乳业女皇”到“乳业罪人”,距离似乎只有一步,正如她给三鹿定义的企业文化:“成功需要做好一切,失败只需一个细节。” 2008年的最后一天,三鹿董事长田文华被带上了被告席。同日,三鹿集团门头标志在寒风中被拆除,镜头记录下了这一瞬间,一段历史被定格。 服务三鹿40多年的田文华是三鹿的开创者和当家人,可以说“没有田文华就没有三鹿”。她行为低调,即使在三鹿处于事业之巅,她统领着百亿身价品牌时,她的办公室也不足10平方米,没有红木家具,没有豪华摆设。她躲避各种镜头,她抠门到“复写纸多用了几张,都要计较不休”,“请客吃饭,连菜谱都要亲自过问”的地步。三鹿改制,她让所有正式职工参股,她本人所持股份也不过只有区区1%。田文华本人深深影响了三鹿的企业文化:不以霸道闻名,而更像“鹿”在人们心目中温暖的传统印象。 出身贫困 从小立事 “往地里拉家肥,臭烘烘的猪粪,我挖一车她就装一车。”田文华大姐田文荣接受采访时说,“那时妹妹才12岁。” 正定县南岗村,距离石家庄市区约30公里。村里田姓人口占到总人口的1/3。1942年,田文华就出生在这里,姐弟7人中她排行老二。唯一的弟弟在前几年去世后,南岗村有其一姐一妹留居。 “田文华?是不是三鹿的那个董事长?听说就是我们村的。” 在南岗村田文华并不出名,40岁以下的青壮年中甚至有人根本不知道这个人。而与田年龄相仿的老年人,大部分也是在三鹿出事以后从电视新闻中重新拣起了“田文华”这个名字。 在村里老人的记忆中,田文华参加工作之后几乎很少再回老家,最近一次返乡已是2006年其父去世时,办丧的排场不大,田文华也来去匆匆。 距离南岗村村民活动中心不远处是田家的老宅,“早就没人了,院里夏天的草都这么高。”一位在墙根下晒太阳的老人边说边比划着。 在南岗村的田氏宗族中,田文华家的辈分很小,小的几乎是田文华出门见到同族人就得喊爷爷。但有对田文华印象较深的老人回忆说,田文华当年学习很刻苦,成绩也很好,田家子女多,但田文华读的书最多,也数她最有出息。 田家姐弟7人中,田文华跟大姐田文荣关系最为亲近。作为家里的老大,田文荣并没有获得上学的权利,因为家庭困难田文荣不得不从小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而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妹妹田文华。 但田文华也很懂事,放学后就抢着帮姐姐干活。“往地里拉家肥,臭烘烘的猪粪,我挖一车她就装一车。”田文荣说,“那时妹妹才12岁。” 田文华在学习方面的刻苦和努力,使她最终考入了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经过几年的学习后,1966年8月田文华在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顺利毕业,于1968年进入三鹿集团前身石家庄市牛奶厂工作,职务是兽医。 1月11日,田文华的姐夫李连玉在南岗村的家中接受采访时说:“老岳父当年的心愿是想让田文华做一名医生。但因为家里没有钱后来只能让她上这个专科学校。就这样最后事与愿违,当了兽医。” “妹妹是懂得感恩的,如今我们都已经是70岁的人了,她还经常把为了供我上学,你从小就在家干活,没读过书。大姐!我们对不起你。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田文荣说。 参加工作后的田文华很少再回南岗村,也从此淡出了乡亲们的视野。 出了名的节俭 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白面撒了一地,她一边哭一边用双手去捧地上的白面。其实,那时她已经快30岁。 1968年的石家庄市牛奶厂,是一个几间平房的大院子。田文华的工作就是负责给仅有的几头牛和几只羊看病、接生。 南岗村76岁的田凤瑞老人,对田文华当年在牛奶厂当兽医的样子仍有印象。 那时石家庄市正在搞建设,需要大量的沙子。田凤瑞赶着生产队的毛驴车往石家庄市区送沙子,路过牛奶厂恰巧被田文华看到,“爷爷!进来坐坐。”田凤瑞说,“离得很远田文华就扯着嗓子喊我。” 把田凤瑞让进办公室,田文华给他倒了一大碗水。一边让他喝水一边问这问那,“毕竟是一个村的同族,感觉很亲近。”田凤瑞说,“恰巧当时生产队的那头毛驴不知得了什么毛病,不爱吃草。我知道她是兽医就让她给瞧瞧,她看了看,摸了摸,扎了两针后毛驴好了。” 后来不往市里送沙子了,田凤瑞也再没见过田文华。 田文华在石家庄市牛奶厂当兽医期间,还有一件事情让大姐田文荣记忆犹新。一次,田文华去粮店买面,那时是凭票供应,田文华买了玉米面和白面。 她小心地将玉米面放在筐底把白面放在上面。但就在回家的路上一不小心,恰恰把最上面白面撒了一地,田文华当时就心疼哭了。就在大街上,她一边哭一边用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