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枢关节半脱位影像学诊断.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环枢关节半脱位影像学诊断

环枢关节半脱位影像学诊断[摘要] 目的:探讨环枢关节半脱位的X线诊断及各种发病的因素。方法:对各种人群环枢关节半脱位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例患者经X线初步诊断为环枢关节半脱位患者,经进一步证实,18例为环枢关节半脱位,2例为齿状突骨折,6例为正常。结论:诊断环枢关节半脱位必须经多种影像学资料证实,单凭X线诊断该病可能会导致误诊。 [关键词] 环枢关节半脱位;X线计算机;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1(a)-190-02 The imaging diagnosis of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ZHENG Chunhui, YU Zhimei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Baotou Medical College,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X-ray diagonosis and various risk factors of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Methods: The imaging data of various people with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s: 26 cases were preliminarily diagnosed as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of the first step examine a patient, through the further confirmation, 18 cases were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2 cases were bone fracture of dentation outstanding, 6 cases were normal. Conclusion: Diagnosis of atlantoaxie subluxation must be approved by a variety of imaging data confirm,X-ray diagnosis of the disease alone may lead to misdiagnosis. [Key words] Atlantoaxie subluxation; X-tay; Diagnosis 环枢椎关节是由环椎、枢椎、环椎横韧带、齿状突尖韧带及关节囊等构成的复体,是连接头颅和脊柱的特殊结构。临床上,环枢关节半脱位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其发生原因有三个方面,一个原因是轻微外伤,例如头部一侧受到打击致头面向对侧旋转,或头部碰在门上或木杆上面而发生;另一原因是,因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致枕项部韧带松弛,于转头时发生;第三,环枢椎的先天畸形及发育异常,也是发生环枢关节半脱位的原因。本研究探讨环枢关节半脱位的X线诊断及各种发病的因素,将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笔者分析我院1999~2004年我院初步诊断为环枢关节半脱位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55岁,平均25岁。患者就诊时,有的受到外伤,有的为活动后,有的为突发性,临床症状大部分为颈部活动障碍或疼痛。 2 结果 26例患者均行X线检查,初步诊断为环枢关节半脱位,影像学表现为环椎后结节与枢椎棘突的距离超过3 cm,或张口位环枢椎的骨突关节间隙两侧不对称。经进一步检查,CT检查显示20例为环枢关节半脱位,但是有2例在检查完后活动正常,2例为齿状突骨折,其他4例为正常环枢关节结构。所以,实际上有6例为正常。 3讨论 3.1 环枢关节的解剖关系 环枢关节主要通过滑膜关节相连,其中主要包括几个韧带,环椎交叉韧带,包括横韧带和两条垂直覆膜。其中横韧带和翼状韧带可防止环椎向前过度移位,翼状韧带还可防止过度旋转。环枢关节主要运动有轴位旋转,还有前屈、后伸及侧屈,超过一定的范围就可能发生旋转脱位。 3.2发病原因 大多数学者认为上呼吸道感染、创伤、环枢椎先天畸形及韧带的缺如可能是引起该病的原因。在本组患者里,创伤及小儿环枢椎的先天发育异常及齿状突的缺如及短小为主要原因。创伤可以造成韧带的损伤及断裂,从而引起环枢关节半脱位,甚至可以压迫脊髓,造成高位截瘫等。 3.3影像诊断 环枢关节半脱位主要包括两侧间隙不对称以及齿状突前缘与环椎的间隙增宽,即环椎前弓后缘到齿状突前缘相应位置的间距增宽,成人3 mm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