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迷信活动特点及其成因
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迷信活动特点及其成因二十世纪上半期,随着近代西方文化的输入与中西文化的不断接触,中国社会由此发生了巨大变迁。在这种剧烈的社会变迁中,各种社会问题接踵而生,成为中国走向近代化进程中的诸多障碍。迷信问题便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迷信问题,作为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有其复杂的表现形式、特点及成因。
一、迷信的概念及分析
迷信是一个含有否定意义的价值判断名词。二十世纪以来,中外许多学者曾对此进行过多方面的探讨,但关于迷信的具体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仍无固定的迷信定义表述。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学者们对于迷信本质内涵的理解,已大都归于一致。如《牛津英语大词典》中关于迷信的几种定义,都一致肯定了迷信的本质内涵即为某种非理性的、无根据的信念。中国学者对于迷信的定义也表达了同一内涵。如民国时期有学者把迷信定义为人类对于事物不辩事理是非之一种妄自推测。费鸿年先生在其《迷信》一书中称“凡属与科学事实相违反而不用科学方法所得的结论,多可以叫做迷信。”现代学者中,有人认为迷信是对支配个人命运的某些神秘力量的非理性盲目崇拜,也有人认为它是落后于时代文明的信仰对象和盲目的信仰态度、信仰行为。其他种种,不一而足。但所有这些关于迷信的定义,无一不肯定了迷信的本质内涵即为某种盲目的、错误的信念。
迷信又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迷信的外延非常宽泛,如从信仰对象来分,既有对鬼神、上帝等虚幻事物的迷信,又有对自然事物、祖先、清官、领袖、明星等实体事物的迷信,还有对某些抽象事物,如主义、数字、符号等的迷信;从信仰行为来分,既有宗教迷信,又有世俗迷信与异教迷信;再有以产生时间来分,则有古代迷信与现代迷信。狭义迷信为广义迷信中的一种,单指民间相信鬼神、巫觋、星相、卜筮、堪舆等的思想和行为,即通常意义上的世俗迷信,也可称之为封建迷信。本文所使用的迷信一词,系指后者。
二、二十世纪上半期农村迷信活动的部分改观及其原因
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各种社会势力反迷信斗争如两次新文化运动对封建迷信的抨击、根据地政权的反迷信斗争以及各届中央政府的反迷信斗争等的积极影响之下,中国农村迷信活动从总体发展趋势上开始呈现出衰败的迹象。
1、就神道而言。破除迷信,邪祠淫祀首当其冲。二十世纪上半期,封建神权随着封建政权的崩溃受到了一次空前剧烈的冲击,有些邪祠淫祀因此自动走向衰败。以文昌庙为例,二十世纪上半期由于废科举、兴学堂制度的确立,文人对文昌的祭祀兴趣逐渐减弱,文昌庙由此便很快走向没落。又如古代官吏的祭祀神坛、救护日蚀月蚀、为民求雨祈晴等迷信行为,也随着封建制度的崩溃几乎绝迹,在民国时期已很难见到。而且,民国成立后,在新政权除旧布新、移风易俗政策的推动下,毁神庙废淫祠运动便在全国普遍开展,神庙数量因此逐渐减少。李景汉先生于1928年对河北定县东亭乡62村庙宇的调查,便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定县东亭乡62村原有庙宇共计435座,但到了1928年,尚有神像的庙宇只有104座,“其余331座庙宇,有的房屋已被拆毁,有的祗神像已毁而房屋改为他种用处,年久失修自行损坏者占少数,有意毁坏的占大多数”。在已毁的331座庙宇中,毁于1912年至1928年间的庙宇便有259座,占总数的76%之多。特别是1914年孙发绪县长毁庙兴学,一年之内便将200处庙宇改为学堂,1915年又改45座庙宇为学堂。此等资料,不一而足。不难看出,二十世纪上半期邪祠淫祀已经开始走向衰败。虽然各地情况有所不同,某些地区的神庙也会由于天灾人祸而发生一定的反复,但大多仍是屡建屡拆。其数量得到了一定控制。
2、就迎神赛会而言。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农村的迎神赛会历经各届政府的严禁,其数量也有所收敛。如河南荥阳县原来火神、土地等会无村无之,但民国以来,“有移戏资办学者,演戏渐少”。再如广西柳州融县“迎神赛会,向日颇盛”,尤其以下廊街和紫佩村的赛会行为最为盛行,下廊街以雷神为主神。但自“民国成立,下廊街雷神庙完全拆卸,以其材料充筑南和小学校,各村祠庙亦多有改为学校者,酬神建醮之事始不常见。”
二十世纪上半期的迎神赛会不仅在数量上有所减少,而且其性质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农民举行迎神赛会大多是出于祈福免灾的迷信心理,同时也借此稍作娱乐与交易之用。而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大量资料表明,不少地区的迎神赛会已侧重于娱乐的一面,至于所迎何神,为何报赛,已不受民众关注。如费孝通先生于30年代对江苏吴江县庙港乡开弦弓村的调查,就很能说明这一变化。据费孝通先生的调查,开弦弓村有一个崇奉神道“刘皇”的较大的地域性群体,称为段。每段每年需聚会两次,聚会时,把神道请到其中某一家,准备盛宴供奉。但乡民们虽然祀奉刘皇已有很多代了,却不知道刘皇是谁,聚会有何目的。虽然据说这两次聚会与收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