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研究概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研究概况

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过去十几年来天然橡胶(NR)的接枝改性进行了概述,叙述了天然橡胶的基本情况和接枝改性的机理,根据接枝方式对接枝改性天然橡胶进行了分类概述,在综述过去天然橡胶接枝改性概况的基础上,结合天然橡胶在我国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接枝天然橡胶产物的应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天然橡胶的前景做出了简要的展望。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for the past ten years natural rubber (NR) grafting are reviewed, described the natural rubber 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grafting,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grafted way docking branch of natural rubber modified classified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past natural rubber grafting on the basis of general situation, combined with the natural rubber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grafted the application of natural rubber products, 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rospect of natural rubber made are also discussed. 关键词:天然橡胶;接枝;改性 天然橡胶(NR)是巴西三叶橡胶树分泌的乳汁经凝固、加工制得,其主要成分为聚异戊二烯,含量在95%以上,其中顺式1,4-聚异戊二烯的含量占99%以上,分子量分布在10-180万之间[1]。NR是一种具有优越综合性能的可再生天然资源。然而随着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某些具有特殊性能的合成橡胶(SR)比NR显示出更大的优势,如在耐热制品、密封制品、耐油制品方面天然橡胶明显逊于丁腈橡胶(NBR)、丁基橡胶(IIR)等合成橡胶。因而在一些使用领域中,SR占绝对优势,NR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竟争。我国是NR的生产大国,2008年我国天然橡胶产量63.8万吨,居世界第六。充分利用NR这种再生天然资源已成为橡胶工作者艰巨的任务。 虽然NR本身具有优良的电性能,但耐油,耐有机溶剂,耐热氧老化、耐臭氧性和抗紫外线性都较差。因此为了拓宽其应用范围,需要对NR进行改性。多年来,人们致力于NR的改性研究工作,在保持NR优良综合性质的同时,赋予其某些制品所要求的特性,从而拓宽了其应用领域。NR的许多性能与分子链中C=C双键有着密切的关系,对NR改性就是建立在改变双键的思路之上,如接枝共聚、氯化、环氧化等[2]。 接枝共聚是近代高聚物改性的基本方法之一。由于接枝共聚物是由两种不同的聚合物分子链分别组成聚合物的主链和侧链,因而通常具有主链和侧链两种聚合物的综合性能[3]。如天然橡胶可接上各种乙烯类单体(如苯乙烯等),使接枝共聚物有耐磨、耐屈挠、耐老化和高拉伸强度等性能。接枝共聚物作为单一的化合物显示出一个组分的特征性质,而不是它们的平均性质。 通过接枝共聚对天然橡胶进行化学修饰,可得到具有指定性能的接枝物,从而拓宽其应用领域。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与NR接枝共聚得MG具有自补强作用,是制备汽车用硬橡胶的材料;用丙烯腈接枝,橡胶的耐油性大大的提高;与顺丁烯二酸酐接枝,产物具有较好的耐曲挠性[4]。本文主要针对天然橡胶接枝改性研究进行概述。 历史与现状 早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法国橡胶研究所,首先开始NR接枝共聚的研究,接枝是在严格规定的条件下由活化NR和可聚合单体(聚合和接枝同时发生)来完成。聚合单体有丙烯酸酯、苯乙烯、丙烯腈等,接枝物的存在用热分析的方法得到了证实。这一发现引起了橡胶工作者的极大兴趣,随后爪哇国、英国和KoolhaasBloomfield等也采用不同引发体系对NR接枝共聚作了详细的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等也对接枝天然橡胶的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1]。同时期,马来西亚亚细亚开发公司研制和经营一组特殊品级的品种,其中有一种是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丙烯腈(AN)、醋酸乙烯酯(VAc)、丙烯酸(AA)、丙烯酸甲酯(MA)、丙烯酰胺(AAM)、丙烯酸乙酯(EA)、丙烯酸丁酯(BA)等。但目前商品化的天然橡胶接枝共聚产品只有MG,简称天甲胶[5]。 我国NR接枝共聚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之后二、三十年间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