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影响书写出墨量大小波动因素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影响书写出墨量大小波动因素分析

影响书写出墨量大小波动因素分析 摘要 概述 中性笔起源于日本,1988年日本PENTEL株式会社研制成功被称为“HYBRID’’的产品,中性笔由此宣告诞生。由于中性笔兼具自来水笔和圆珠笔的优点,书写手感舒适,书写润滑,出墨流畅,字迹不但清晰,而且速干、不沾不透、遇水不化、不褪色。因而,不仅是办公书写的理想工具,也适用于文件存档和财会工作,并且携带方便,因此颇受消费者喜爱,发展迅速,大有取代圆珠笔之势。我国已成为中性笔生产大国,但产品性能品质与日本产品还存在多方面差距,系统研究中性笔书写性能影响因素,并作用于实际生产以提高产品品质,是文具工作者的共同心愿。 对于书写过程中笔芯内墨水,按照不同受力情况不同区域分别分析,如图1。 区域1,墨水/尾塞油向下重(压)力,尾塞油向上/向下表面张力,墨水向下表面张力,与管壁间向上粘滞力,墨水内向上粘滞力 区域2,墨水向下重(压)力,与管壁间向上粘滞力,墨水内向上粘滞力,碗口向上表面张力,书写时球珠转动产生向下扭力 区域3,墨水内向上粘滞力,墨水在纸面(铺展)向下表面张力及纸纤维向下毛细(吸)力 这些作用中,属于墨水流动原动力的力将对墨水流动速率起决定作用,阻滞墨水流动的因素将影响墨水流动速率。由于所受作用力不同,对墨水在笔芯内不同区域流动分别加以考虑。 量化推导 1)对于图1中笔芯内区域1,书写时墨水在小孔及以上部分流动,重力作用是墨水流动原动力,决定着墨水流动速率,管径大小、硅油、小孔直径等影响墨水流动速率大小。书写时,墨水在重力作用下从笔头小孔或油槽口流出,且书写过程中液面逐渐下降,在此借助重力射流的非定态流模型,推导该区域墨水流动量化公式,如图2。 按照重力射流模型,流动时间t与流出孔面积及液面高度间有如下关系(C1为独立于流出孔及液面高度的常数): t = C/A0·(H1/2 - h1/2)··········· ① 对于中性墨水笔芯,油管内径面积A,流动出墨小孔面积A0;dt时间内液面由高度H变为h,液体流出量为m;流出速率mv,u为小孔平均流速,ρ为液体密度;墨水流出量m有 m = mv.dt = ρuA0·dt = ρA.dh 对上式积分处理并代入①后,得 mv = C·A0·(H1/2 + h1/2) ··········· ② C2为与液体相关联的常数。 式②表明,对于确定中性笔芯,区域1内墨水流动速率主要影响因素为出墨口(小孔)面积与墨水高度。 对于图1中区域2,笔头碗座内因球珠转动带动墨水流动,我们根据碗座结构进行定性分析,如图3。 笔芯书写时,转动球珠一方面剪切墨水,使其粘度减小,流动性增加,同时也能带动表层墨水在碗座间隙内流动。碗座内墨水流动包括碗座壁与球珠间隙内流出部分(速度V2)与流入部分(速度V1),环槽内流动墨水(速度V1),油槽内流动(补充)墨水(速度V0)。其中,球珠转动是墨水流动的原动力,球珠转动速度快,墨水剪切粘度小,碗座间隙大,墨水流出速度大。碗座底部,球珠紧靠碗座以支撑书写,墨水流动通路改为环槽空隙,小孔内墨水通过油槽贯通部分补充进入碗座。随着书写进行,碗座磨损加大,环槽空隙及油槽贯通面积变化,这种变化将影响墨水补充速度,从而影响笔芯划线出墨量。 整个碗座内,其中,球珠带动出墨速率V0 V0 = mv + V1 ··········· ③ mv为出墨速率 对于碗座壁间隙流出墨水速率V0,借助薄壁圆筒形流体模型,如图4,结合碗座内实际空间结构,推导液体流动量化公式。按照液体流变学原理, η = τ/γ γ = dv/dr dv = (τ/η)dr ··········· 对于定速划线笔芯,引入常数 C0 = τ 则 ∫dv = ∫C0/η·dr vii = vi0 +(rii-R)·C0/η ----------- ④ vi0 = v0·cosθ ---------- ⑤ dx = rii·dθ ---------- ⑥ dy = dr --------- ⑦ dz = vii·t ---------- ⑧ dV = dx·dy·dz --------- ⑨ 结合等式④⑤⑥⑦⑧⑨ 则 dV = t [R·v0cosθ + r·v0·cosθ + RC0/η·r +C0/η·r2 ]·dr·dθ 按照通常出墨量测算方式:按照4.5m/min划线速度,每100m测量划线出墨转移量(mg),则t、R、v0、、C0为定数 在r = R→R+l,θ = -π/2→ π/2 范围对dV求定积分(一般R大于10倍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