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筒式放水塔及涵洞结构计算书
一、溢洪道加固设计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为开敞式宽顶堰溢洪道。
根据安全评价报告及其结论:
溢洪道浆砌石外包砼结构边墙,两侧浆砌石衬砌开裂、老化严重,底板冲刷破坏有裂缝,裂缝宽为2cm;溢洪道尾部出现冲刷坑。经本次水文分析计算,溢洪道泄洪不满足要求。
基于溢洪道存在上述的问题,需要对溢洪道进行除险加固处理。
5.5.1溢洪道除险加固设计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侧, 堰顶高程为102.87m,堰顶宽度为20.0m。溢洪道原浆砌石老化严重,底板冲刷破坏有裂缝,尾部出现冲刷坑,且泄洪能力不满足要求。本次初步设计,拟加固溢洪道左岸浆砌石边墙及底板,拆除右岸浆砌石边墙,加宽溢洪道5m,以致其由原来净宽20m增至25m;并加固溢洪道连接段底板。
5.5.2基本资料
堰顶高程:H=101.87m;
正常水位:h正=101.87m;
设计水位:h设=103.23m;
洪峰流量:h(P=2%)=96.90m3/s;
最大泄量:Q设=77.52m3/s;
校核水位:h校=103.79m;
洪峰流量:h(P=0.2%)=133.40m3/s;
最大泄量:Q校= 112.73m3/s。
5.5.3水面曲线计算及边墙高度确定
1、水面曲线计算
本次初步设计,溢洪道分为二段泄水槽计算。第一段泄水槽长度L1=18.50m,进口段水深h1=103.79-101.87=1.92m,槽底宽度B=25.0m,坡比I=(101.87-99.57)/18.50=0.124;第二段水深h2=h1末,泄水槽长度L1=3.70m,宽度均为B=25.0m,坡比I=(99.57-97.14)/3.70=0.657。计算公式采用成都科技大学编写的《水力学》为:
ΔS=(E2-E1)/(I-J)
式中:Es1=h0+u12/2g
Es2=h1+u22/2g
J=(J1+J2)/2
J=u2/C2R
C=R1/6/n
A=b.h
X=b+2h
R=A/X
ΔS---计算流段长度(m),
E---断面比能(m),
J—水力坡度,
U—断面平均流速(m/s),
A---过水断面面积(m2),
b---断面水面宽度(m),
X---湿周(m),
R---水力半径(m),
C---谢才系数,
n—泄水槽粗糙系数,浆砌石水泥砂浆抹面取n=0.017。
计算结果如表5.5-1、表5.5-2和表5.5-3。
表5.5-1 第一段水面线计算成果表(坡降i=0.124,段长Li=18.5m)
计算断面 计算水深(m) 过水断面面积 (m2) 流 速(m/s) 距始端距离(m) 1 1.92 48.00 2.35 0.00 2 0.75 18.72 6.02 4.63 3 0.66 16.56 6.81 9.25 4 0.61 15.18 7.43 13.88 5 0.57 14.42 7.94 18.50
第一段泄水槽: 正常水位:h0=0.406m; 临界水深:hk=1.275m;
临界坡度:Ik=0.0030; 因h0 hk , 属于急流
表5.5-2 第二段水面线计算成果表(坡降i=0.657,段长Li=3.70m)
计算断面 计算水深(m) 过水断面面积 (m2) 流 速(m/s) 距始端距离(m) 1 0.57 14.25 7.91 0.00 2 0.53 13.16 8.57 0.93 3 0.49 12.31 9.16 1.85 4 0.47 11.63 9.70 2.78 5 0.44 11.06 10.19 3.70
第二段泄水槽: 正常水位:h0=0.245m; 临界水深:hk=1.275m;
临界坡度:Ik=0.0030; 因h0<hk , 属于急流。
2、边墙高度的确定
H=hc+a
式中:H--边墙高度(m),
Hc--校核工况水深(m),
安全超高(m),取a=0.5m。
5.5.4 消能计算
原溢洪道为矩形泄水槽,平均宽度b=14.00m。无消力池长度和海漫长度设施。本次消能计算采用《水力学》公式为:
E0=hc+Q2/2gψ2Ak2
式中:E---断面比能(m),
hc--边墙高度(m),
ψ—流量系数,取0.90,
Ak—临界水深过水断面面积(m2)。
计算结果如表5.5-3。
表5.5-3 消能计算成果表
单宽流量
(m3/s.m) 堰顶水深 ht(m) 跃前水深hc(m) 跃后水深
hc(m) 消力池水 深 T(m) 消力池长度Lk(m) 备注 4.509 1.92 0.44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