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幻灯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幻灯片

2011年发布的标准 卫生部通告通2011年5号:以下标准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1.GBZ 236-2011 职业性白斑的诊断 2.GBZ 69-2011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69-2002) 3.GBZ/T 237-2011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 卫生部通告通2011年7号:以下标准于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1.GBZ 29-2011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的诊断(代替GBZ 29-2002) 2.GBZ 239-2011 职业性急性氯乙酸中毒的诊断 3.GBZ/T 238-2011 职业性爆震聋的诊断 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 GBZ69-2011与GBZ69-2002相比 修改了诊断原则 删除观察对象 调整和补充了诊断分级的依据 强化了腹部超声的诊断作用 充实了处理原则 职业性急性光气中毒的诊断 GBZ 29-2011 与GBZ 29-2002相比 将“刺激反应”改为“接触反应” 在轻度中毒中,删除“支气管周围炎” 在重度中毒中,删除“窒息,并发气胸、纵隔气肿、严重心肌损害、昏迷” 职业病诊断标准发展趋势的需求分析 我国卫生部于1957年首次公布14种法定职业病的名单。 1987年,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修订发布《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该规定将法定职业病名单修订为九大类99种,并规定了职业病患者的处理办法。 2002年3月卫生部及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修订和发布的“职业病目录”,调整为十大类115种(13种尘肺,11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56种职业中毒,5种物理因素致职业病,3种生物因素致职业病,8种职业性皮肤病,3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8种职业性肿瘤,5种其他职业病)。 尚需进一步修改完善,与时俱进! “职业病目录”修订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改革开放的进程,近年来曾出现一些2002年职业病目录中未列入的职业病,如环氧乙烷中毒、急性氯乙酸中毒、急性百草枯中毒、抛摸金属产品时,长期用膝盖作为支撑点,所患“金属抛光工滑囊炎”等。国际劳工组织(ILO)发布的职业性肿瘤有20种,而目前国内仅认可8种,有必要增加。如重庆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酮基布洛芬生产中二氯甲醚所致肺癌,因我国职业病目录中仅列有氯甲醚所致肺癌,而不能认定为职业病。 目录中有的化学物已禁用,如杀虫脒,应从目录中删去。 有的名称撰写不规范,如布氏杆菌病,应为布鲁氏菌病;光敏性皮炎,应为光接触性皮炎等。 极端气温引起的职业病,原目录中有高温引起的中暑,但无低温所致的冻伤,应完善补充。 职业病诊断标准体系 职业病诊断标准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职业病诊断通用标准 职业病诊断分类标准 职业病基础标准 职业病基础标准 职业病诊断标准名词术语(GBZ/T157-2009)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GBZ/T 218-2009)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等级(GB/T16180-2006) 职业病诊断鉴定(表述)规范* 职业禁忌证的界定* 职业病诊断通用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职业性急性隐匿式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心脏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损害诊断标准 职业性慢性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刺激性气体慢性呼吸系统损害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中毒后遗症诊断标准 职业性传染病诊断标准 职业病诊断分类标准 职业中毒诊断标准 尘源性疾病诊断标准 振动所致疾病诊断标准 异常气象所致疾病诊断标准 异常气压所致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眼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变应性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传染性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职业性损伤性疾病诊断标准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 制定慢性职业病诊断标准的困难 职业病是病因明确的外因性疾病,一般存在剂量-效应关系。 目前我国工作场所监测资料缺乏,很难判断劳动者真实的接触情况。 缺乏客观的认定疾病的指标。 职业接触化学物的生物限值 我国在吸收国外研制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职业卫生、毒理学、职业病临床、卫生化学、流行病学和卫生统计学多学科人员多年的共同努力,已推荐了17种(类)化学物的生物限值,其中15种(类)经卫生部批准后,分别在1999年、2004年和2007年发布并实施。另有2

文档评论(0)

liwenhua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