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完形填空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各种解题能力的题型
高考完形填空题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基础知识和各种解题能力的题型,其选材难度适中、知识覆盖面广、能力要求高、试题难度大。因此,它成为同学们最为头痛的一类题型。在平时的练习中,同学们易犯的错误常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忽视句首信息,抓不住全文主旨
英语中首句通常是文章的主题句,把握了主旨句对于理解全文意思和解题很有帮助,完形填空首句通常不设空,目的是让考生迅速进入主题,熟悉语言环境,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而同学们往往忽视这一点。例如:
Mark was walking home from school one day when he noticed the boy ahead of him had dropped all of the books he was carrying, along with a baseball bat and several other things.
分析 这个首句给我们提供的信息是:人物或主人公是Mark和boy;时间是放学后;地点是在路上,因为是Mark was walking home from school;还有一个信息,就是这个男孩受到了某种精神上的打击,要不,一个学生怎么会把书和其他东西都扔在街上?我们把握住这些信息之后,就可以理解下文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了。
再如:
We may look at the world around us,but somehow we manage not to see it until whatever we’ve become used to suddenly disappears ...
...she was an ordinary working woman. Of course, I ___42___ (remembered) all this only after she was seen no more. It was then that I realized how ___43___ I expected to see her each morning. You might say I ___44___ her.
43. A. longB. often
C. soonD. much
44. A. respectedB. missed
C. praisedD. admired
分析 第43题答案为D,第44题答案为B。短文开头句是本文的主题句。该句的意思是:有时我们对习惯了的东西习以为常,而一旦消失,才知道它的价值。下文紧接着讲了一个例子:作者每天在上班途中总会碰到一个穿着整洁的妇女——一个熟悉的“陌生人”。有一天这个妇女突然消失了,作者这才感到他是多么期待能每天看到她,他对她竟然有了一点思念的感觉,甚至担心她是不是出事了。所以读者如果能顺利地理解开头的主题句,就能较快地领悟全文的主旨,解题的准确性也会大大提高。
对策 要认真研读文章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这些一般是完形填空的题眼所在,要通过这一过程来把握文章的主旨。只有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才能更好地理解上下文,从而就文章行文进行判断、分析、归纳和推理,使解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问题二:忽视上下文语境,过多依赖语法规则
在完形填空题中,具体的语法规则不再是考查的重点,目前更强调的是辨别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异,考查同学们对上下文的理解,重在文意的理解,即把具体的语言知识融进具体的语言情景中去,考查同学们通过上下文的提示或暗示对整体文意进行把握的能力。这种考查方式所占的比例较大,且难度也大,若单纯从句子或个别段落来分析,或许所给的四个答案在语法和结构上都是正确的,若放在全篇来看,则不一定正确。例如:
For three days in August of 1999, I lived with other ___39___ in a home in the northeast Philadelphia. As temporary residents, none of us minded much, ___40___ when we saw the poor ___41___ conditions of people were to help. During the day we served lunches in kitchens. At night we ...
When I decided to volunteer, it was not my intention to attempt to find a solution f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8课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课件 中职高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x
- 《童年》导读课堂实录.docx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pdf VIP
- 药棒穴位按摩1.ppt VIP
- 硅PU篮球场监理细则.doc VIP
- 专题14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五年(2020-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 VIP
- 2022年浙江省招警考试《公安基础知识》考试题库汇总(含解析).pdf VIP
- 美的集团精益智能工厂数字化建设三年规划方案(70页).pptx VIP
- 数字电路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国家体育总局2024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秋季)笔试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