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总 则
1.1目的意义
来安县地处安徽省东部边陲,介于长江、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为:北纬32o10′~32o45′、东经118o20′~118o40′。县域东邻天长市和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西接明光市、滁州市,南连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北界江苏省盱眙县,滁天公路、104国道以及正在建设的蚌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域总面积1481 km2。
来安县城河流水系较多,来河(或称“新来河”)由北向南穿越来安县城,穿城河段从对河桥开始至水口闸止,总长16 km;陈郢河老河从陈郢水库溢洪道出口至杨庙干渠在化肥厂(金禾实业东侧)处进入新来河,河道全长6.3 km,新河自磨盘桥开始至入来河口结束,河道长1.5 km,堤防称为“北大堤”;三里河排泄上游三里庄水库下泄洪水和区间洪水,并在杨庙干渠处接纳二里河洪水一起排入新来河,三里河长6.1 km,穿城段河长3.8 km;二里河洪水通过杨庙干渠汇入三里河后再进入新来河,城区段河长2.775 km(包括杨庙干渠段0.8 km);平阳河自平阳水库溢洪道出口开始至工业路河道长4.35km,其中穿城段河道长2.8 km。
来安县城河流担负着工农业用水、城市泄洪、污水收纳、服务周边居民活动需求等重要功能,然而近年来来安县城不断建设开发,来安县城水环境整体状况较差,现状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管网为明渠与暗管相结合的形式,管道管径小且严重不足,排水不畅,经常形成局部内涝,污水由城市窖井及下水道溢出。生活、生产污水和垃圾也直接排入城内现有河道、沟渠,造成城内几条主要河流,如二里河、三里河、杨庙渠道等河水发黑发臭,垃圾淤堵,来城内几乎没有一条干净的河流,污染十分严重,水质已劣于地表水V类水质,对此群众反应强烈,同时也影响来城的形象。
来河中段(金禾化工至水口闸)主要污染来源为工业企业排放、雨季随雨水流入的雨污混合水以及污水处理厂出水;来安县位于来河西侧,城区由三个区域组成,即老城区、新城区和工业园区。老城区,由于建造时间较长,基础设施落后,城市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管网为明渠与暗管相结合的形式,生活、生产污水直接排入城内管网、水渠或地沟内,最终汇入就近河道,暴雨季节随雨水进入来河。工业企业废水通过管网直接排至污水处理厂,虽然该区域已建有管网,但由于企业内部监管不力,仍有较大部分成分复杂,浓度较高的废水排入就近河道,汇入来河,造成河道水体污染,水生生态系统破坏。
通过对水口闸下游省控断面逐月取样分析,其中COD和氨氮水质指标仍劣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为确保来河各项水质指标能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Ⅳ类水的要求,来安县政府迫切需要采取相应水质治理措施,改善来河水体现状与水生态环境。
根据上述分析,来河目前水质无法达到《来安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来安县“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2015-2020年)以及《来安县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等提出的水环境功能区目标——Ⅳ类水标准要求,主要超标污染物为COD、氨氮、总氮和总磷。为了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精神和《安徽省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根据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制订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任务清单的函》(皖水领办〔2015〕6号)要求,以切实加强来河水污染防治力度,促进来河流域的社会经济与水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改善水环境质量和维护水生态健康为根本出发点,贯彻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的治污理念,按照“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水环境质量—防范水环境风险”的总体思路,有效支撑来安县的水污染物减排任务,达到来安县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目标等,编制了《安徽省来安县来河水体达标方案》。
做好来河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确保来河水体达标,对于保护来河上游的屯仓水库、陈郢水库、平阳水库以及红丰水库等饮用水源,优化流域水资源调度,保证来河水质,促进区域内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期,国务院印发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指出要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原则,贯彻“安全、清洁、健康”方针,强化源头控制,水陆统筹、对重点流域分区域、分阶段科学治理,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管理。为有效改善来河水环境质量,确保来河水体达标,保障来河流域水质安全,《安徽省来安县来河水体达标方案》以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为根本手段,从流域尺度上识别与诊断来河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流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其他相关规划,提出系统、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的综合整治与饮用水源保护思路与规划方案,明确重点工程的实施内容、投资和进度,以期大幅度消减水体污染负荷,全面改善流域水体环境,尽可能地确保来河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