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细解.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细解

“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细解 朱立 (上海,zhuli.open@)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介绍西方学界对藏传因明摄类学教本中“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一节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对其中四种随顺体法的详细解释予以补足,以求填补中文因明资料在这方面的空白。 关键词:藏传因明、摄类学、质法、体法、逻辑悖论 自恰巴曲桑开创摄类辩论以来,在藏传佛教的僧院教学体系中,摄类学教本一直被用来作为学僧们学习量论的专科教材,其在量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意味着任何意欲深入研究藏传量论的学者都有必要对其内容进行准确的把握。在这方面西方学者已经完成了一些令人称道的工作,本文的主要宗旨就是把他们对?“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四种随顺体法的解释介绍到国内来,以求填补中文因明资料在这方面的空白。对于国外资料中未有述及的部分,笔者也在此予以补足。 一.略述“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 “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下称“质体法”)是恰巴曲桑对质法与体法的一种分类法 藏传因明中,质法和体法的分类方式另有多种。一者如资料1第四章中所言“自宗传规质体法”,二者如《因明七论入门》(宗喀巴大师撰,见资料2)中所见。后者的表述接近恰巴传规质体法,但形式上简洁很多,且没有出现形如“尔之体与质法不相违”的条件。,在达仓·拉多寺的《拉多摄类学》、郭芒巴教程色·阿旺扎西的的《色摄类学》及普觉·强巴嘉措的《洋增摄类学》等中都有涉及 资料1第四章中的“质法与体法”一节,根据作者说明即是参照《色摄类学》的内容所写,彼处也提到过《拉多摄类学》中所设 藏传因明中,质法和体法的分类方式另有多种。一者如资料1第四章中所言“自宗传规质体法”,二者如《因明七论入门》(宗喀巴大师撰,见资料2)中所见。后者的表述接近恰巴传规质体法,但形式上简洁很多,且没有出现形如“尔之体与质法不相违”的条件。 资料1第四章中的“质法与体法”一节,根据作者说明即是参照《色摄类学》的内容所写,彼处也提到过《拉多摄类学》中所设“质与体品”即是恰巴传规质体法。而资料4所依据的则是《洋增摄类学》的藏文原本。 “质体法”出现在《启蒙》小理路部分的最后一节—“辩论质与体”中,该节一共定义了1种质法和7种体法,现整理其各自性相及事例如下 《启蒙》一书印刷错误甚多,比如“ 《启蒙》一书印刷错误甚多,比如“随顺是自身之体法”同“随顺质法”二者性相的第三个条件被印刷成完全相同。这里给出的性相是参考了资料1及资料4之后加以修订的。 所表 性相 事例 质法 尔系成事,尔是尔自身,非是尔者非尔,而尔之体与质法不相违 瓶 体法 初三体法 是自身体法 尔系成事,尔是尔自身,非是尔者是尔,尔之体与是自身之体法亦不相违 所表,常,总,别 非是自身之体法 尔系成事,尔非是尔自身,非是尔者非尔,尔之体与非是自身之体法不相违 性相,异,与瓶是一,瓶和柱二者 介于中间之第三体法 尔系成事,尔非是尔自身,非是尔者是尔,尔之体与介于中间之第三体法亦不相违 物总之别,物之总 随顺四种体法 随顺质法 尔系成事,尔是尔自身,非是尔者非尔,尔之体与随顺质法亦不相违 成为体法之物 随顺是自身之体法 尔系成事,尔是尔自身,非是尔者是尔,尔之体是与随顺是自身之体法亦不相违 非是’是自身之体法’ 随顺非是自身之体法 尔系成事,尔非是尔自身,非是尔者非尔,尔之体与随顺非是自身之体法不相违 非是自身之体法 随顺介于中间之第三体法 尔系成事,尔非是尔自身,非尔者是尔,尔之体与随顺介于中间之第三体法不相违 介于中间之第三体法 表一. 恰巴传规质法和体法 乍看非常复杂,但若对八个性相作一仔细观察,便可理出头绪。 每条性相皆由四个联立的条件组成。四个条件中,条件一“尔系成事”通于八个性相。若非是成事,如兔角等,则定非是质法和体法所摄;条件二的形式是“尔(是/非是)尔”;条件三的形式是“非是尔者(是/非是)尔”。三个条件联立后,可得1×2×2共4种组合。 要想理解条件二和条件三的表述,必须先要对摄类学中“A是B”、“A不是B”的语义解释有一清晰的理解,否则“尔是尔”、“非是尔者非是尔”两者可能还比较容易接受,“尔非是尔”、“非尔者是尔”就可能难以理解了。笔者在参考资料8中对此问题有过专门论述,且参考资料5也曾借助西方中世纪逻辑来阐述过这个问题 西方中世纪逻辑的的“指代” 西方中世纪逻辑的的“指代”和“意谓”理论和摄类学中这里碰到的问题很类似,非常值得作比较哲学研究的人士注意,其中文资料可以参考资料9。 质法和体法总共有八种分类,要将前三个条件组合出的四种情况进一步划分成八种分类还需要参照条件四。条件四的形式非常奇怪,比如在“质法”的性相里它是“尔之体与质法不相违”,在性相(定义)中直接出现了所表(被定义者)“质法”,单就字面看并不能使人对“质法”的了解比前三个条件所能表达的更多。更麻烦的是,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