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性能寻优分析研究.doc

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性能寻优分析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性能寻优分析研究

航空动力学报 Journa l of A ero spa ce Power 第 14 卷 第 3 期 V o l114 N o 13 J u ly 1999 1999 年 7 月 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性能寻优分析研究 朱之丽3 3 王晓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要】 本文在变几何涡扇发动机推进系统性能模型基础上, 采用综合优化方法, 分别以安装推 力最大、安装耗油率最低和涡轮前温度最低为推进系统性能寻优的目标, 针对某高推重比加力涡 扇发动机进行了稳态安装性能最优化计算。 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包含多个可调节几何参数的军用 加力涡扇发动机而言, 在基准调节规律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进行性能寻优控制, 可以明显改善推进 系统的性能, 从而大幅度提高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 主题词: 航空发动机 性能分析 优化 V 235113 分类号: 引 言 1 新一代战斗机为取得更大的空中优势, 必须大幅度提高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这些综合能 力表现在更宽广的飞行包线, 更高的机动性、更大的作战半径以及必须具备不加力超声巡航能 力等方面。 这些能力能否实现, 推进系统性能至关重要。 美国N A SA 早在 1988 年便开始“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 (P e rfo rm an ce Seek in g Co n t ro l) ” 研究计划, P SC 计划的目标在于展示建立于基准调节规律和自适应模式基础上的推进系统性 能进行在线寻优带来的效益。 P SC 计划中对以下 6 种工作模式进行了研究和飞行实验: (1) 保持一定的推力, 使燃油流 量最小; (2) 全加力状态或军用状态, 使发动机推力最大; (3) 保持一定的推力, 使风扇涡轮前温 度最低; (4) 保持一定的风扇涡轮前温度, 使推力最大; (5) 超音速飞行条件下, 使发动机快速减 速; (6) P SC 减缓非轴对称推力。经过三阶段及全飞行包线 6 种模式的飞行试验1, 2 , 结果证实 了 P SC 在改善推进系统性能、降低风扇涡轮进口温度以延长发动机寿命、改善发动机稳定工 作裕度等方面取得明显效益。 本文针对飞机在不同飞行航段对推进系统的突出要求, 选择上述前 3 种模式为性能寻优 目标。文中以某高推重比复燃加力涡扇发动机为例进行了稳态安装性能最优化计算, 并详细分 析了优化结果。 优化及优化方法 2 2. 1 优化自变量、约束和优化目标 优化自变量: N 1 , E P R , ΥF , ΥC , A H T , A L T 和A m ; 1998 年 7 月收稿; 1998 年 10 月收到修改稿。 3 3 女 48 岁 硕士 副教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04 教研室 100083 约束: 一类约束 (各优化自变量的合理取值范围) , 二类约束 ( 发动机工作时应满足的各种 约束和限制) ; 优化目标: 依推进系统性能寻优目标模式而确定。 2. 2 优化方法 本文采用的“综合优化方法”3 以模式移动和随机移动为基本算法, 并根据优化搜索过程 中目标面的具体特点和约束条件的情况自动变换算法, 以便用较快的速度求得最优解。 (1) 基本算法 若已知第 k 步的全部计算结果, 第 k + 1 步优化自变量向量 X (k + 1) 的各分量 x (k + 1) 按下式 p p i △i X (k + 1) (k ) (k + 1) 计算: x B i + m Mi o (x i, m ax - x i, m in ) (1) p i = n 6 △2 i i= 1 式中: x B i 为第 k 步时最优点对应的第 i 个优化自变量值; M o 为总量比例尺, 取初值为 1; m i 为 分量比例尺, 取初值为 011; x i, m ax 和 x i, m in 分别为第 i 个优化自变量的最大和最小约束值; n 为优 化自变量个数; △i 为第 i 个优化自变量的折合增量, 其计算公式为: (k + 1) (k + 1) (k + 1) △i = K M x M i + (1 - K M co s (Πr RA N ) ) (2) 式中: K M 为查询系数; RA N 为随机数; x M i 为记忆向量, 用于记忆成功的搜索方向。每走一步后 按下式规定记忆向量: x (k + 1) (k ) (k ) (k ) a 6 x M i + (1 - a 6 ) [ (x B i - x O i ) ?(x i, m ax - x i, m in ) ] (3) M i = 式中: a 6 为记忆常数; 下标: B 为第 k 步时的最优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