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氮量对切花玫瑰苗期生长发育特征探析.docVIP

施氮量对切花玫瑰苗期生长发育特征探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施氮量对切花玫瑰苗期生长发育特征探析

施氮量对切花玫瑰苗期生长发育特征探析  切花“玫瑰”实为月季(Rosa hybrida),属蔷薇科、蔷薇属,落叶灌木,茎直立,枝丛生,表皮幼为绿色,后呈灰色或白灰色,叶柄基部有刺常对生,边缘有锯齿,叶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稍白粉色,网状脉明显,有柔毛,托叶附着于总柄上[1-5]。在世界范围内,玫瑰是用来表达爱情的通用语言。每到情人节,玫瑰更是身价倍增,是恋人、情侣之间的宠物。  我国玫瑰切花生产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西方国家对玫瑰切花的生产发展较快,产量较高,规模较大。近几年,我国玫瑰鲜切花的消费比例逐年上升,玫瑰逐步成为鲜切花市场上主要花卉品种,已经占到整个鲜切花消费量的一半以上[6]。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玫瑰鲜切花的要求也在提高,玫瑰栽培作为花卉设施栽培中的一大产业被重视。花卉设施栽培突破了传统露天栽培的瓶颈,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它是一种高度集约化的工厂农业利用方式[7]。但在玫瑰的设施栽培种植生产中遇到了很多障碍,尤其是养分供应不当、土壤环境恶化、品种更新快、管理技术粗放等一系列障碍问题,直接影响着鲜切花的产量与质量,严重制约了切花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对玫瑰生产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成为制约花卉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瓶颈。因此,深入了解玫瑰对养分的需求已成为许多地方调整花卉产业结构、增加花农收入及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途径。明确施氮量对玫瑰苗期生长发育特征的影响对引导、指导玫瑰的施肥、种植和生产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试验玫瑰切花品种为黑魔术(BiancaBlack magic)。  试验用肥料:尿素CO(NH2)2:Nge;46.4%(GB 2440-2001);过磷酸钙Ca(H2PO4)·H2O·CaSO4:P2O5ge;12%,Cage;20%(GB 20413-2006);硫酸钾K2SO4:K2Oge;50%(GB 20406-2006)。  1.2    方   法  1.2.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场所在云南农业大学花卉蔬菜认知中心试验场大棚;供试土壤为云南农业大学山原红壤,pH值为6.99,CE为18.01 cmol·kg-1,土壤碱解氮含量35.43 mg·kg-1,速效磷含量2.20 mg·kg-1,速效钾含量 35.02 mg·kg-1,有机质含量16.72 g·kg-1。  1.2.2   试验设计   试验设5个处理(CK、N0、N1、N2、N3);4个氮肥施用量(N0=0 kg·hm-2、N1=480 kg·hm-2、N2=600 kg·hm-2、N3=720 kg·hm-2);磷钾肥按常规施肥处理(P2O5=162 kg·hm-2、K=553 kg·hm-2)。每处理设3个重复,每处理小区面积3.6 m2;种植密度为30 cmtimes;30 cm,每个小区栽植20株。  1.2.3   分析及测定方法   土壤pH 值:电位法(GB 7859-87);土壤电导率:电位法(GB/T 18570.9-2005);土壤有机质:外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法(GB 9843-88);土壤速效氮:碱解扩散法(LY/T 1229-1999);土壤速效磷: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LY/T 1233-1999);土壤速效钾: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LY/T 1236-1999);土壤全量氮:半微量开氏法(GB 7173-87);土壤全量磷:NaOH熔融-钼锑抗比色法(GB 8937-88);土壤全量钾:NaOH熔融-火焰光度法(GB 9836-88)。  植株全氮:H2SO4-H2O2消煮,开氏定氮(GB 7886-1987);植株全磷:H2SO4-H2O2消煮,钼锑抗比色法(GB 7888-1987);植株全钾:H2SO4-H2O2消煮,火焰光度计法(GB 7888-1987);叶绿素含量:采用SPAD502型叶绿素计测定。测定部位为五小叶顶部小叶,每个样重复15次。测定时间为上午8:00”10:00。  1.3    数据处理  采用Excel和SPSS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处理[8]。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苗期玫瑰冠宽的影响  由图1不同处理对玫瑰苗期花冠宽的影响可知,在3次测量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玫瑰苗期花冠宽逐渐增大,每周花冠宽的平均增长量约在4.8 cm。但不同处理的花冠宽增加的最大值不同,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也不同。在第2次中N0、N2与CK、N1、N3差异极显著;第3次N0、N3与CK、N1、N2差异极显著;只有CK、N0处理随着时间的推移,冠宽变化差异不显著,其余均差异显著。CK、N1、N2、N3处理下冠宽生长量均优于N0处理,其中N3处理花冠宽增长效果最好,较CK增长1.58%,较N0增长9.14%。  2.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