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VIP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景泰县荒漠化草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摘要:在分析评价甘肃省景泰县荒漠化草场资源的基础上,论述了草场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草地生产力的几条途径。  关键词:景泰县;荒漠草场资源;植被;载畜量    1自然概况    景泰县位于甘肃中部,属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论文联盟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全县总面积54.30万hm2,草地总面积39.30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67.40%,其中,可利用面积26.50万hm2,占草地总面积的72.60%。境内山多川少,地形地貌复杂,分布有亚高山、低山、丘陵、平川、沙漠、盆地、阶地、裸岩等,气候属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少雨,多风,气候干燥,年平均温度8.20 ℃,年平均降雨量185mm,多集中在7-9月,年平均蒸发量3 081mm,是降水量的16倍,夏季干旱酷热,冬季少雪寒冷,最大年温差达63.90 ℃。    2草地土壤及植被的分布   论文代写  在典型大陆性干旱气候长期作用下,土壤和植被表现为:在海拔2 900~3 321m的山区内,南坡为亚高山草甸土,植被以草甸植被占优势;北坡植被以灌丛草甸为优势,土壤为亚高山灌丛草甸土。在2 650~2 800m的山地,南坡为黑钙土,草甸植被为主体;北坡为灰钙土,以针叶木本群落为建群种,而干燥草本群落则分布于海拔2 250~2 650m的南北区域内的栗钙土上,海拔1 900~2 250m的灰钙土上则是荒漠化草本群落;海拔1 900m以下的淡灰钙土上,则是干荒漠群落。    3荒漠化草地面积分布现状    该类草场主要分布在大岭、古墩子山、猎虎山、石脑子、楼房山以南大部分低山丘陵及草窝滩镇、红水镇的整个低山丘陵,海拔1 260~1 700m,分布较广,面积大,总面积256 225.60hm2,草场可利用面积183 563.26 hm2,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69.20%。鉴于其基本条件的差异,分为三个亚类:  3.1石质荒漠草场  此草场地表多被大风侵蚀,岩石裸露,土壤为灰钙土,面积203 822.60hm2,可利用面积为203 822.60hm2,占全县可利用面积的76.60%。草场主要由红砂、珍珠、驴驴蒿、针茅等组成。每公顷产鲜草541.50kg,每2.67 hm2载畜一个羊单位,是滩羊、沙毛山羊等牲畜冬春季节放牧场地。 论文代写  3.2沙质荒漠草场  该亚类草场地表多为覆沙和固定、半固定沙粒,覆沙厚1~15cm,土壤为露沙灰棕荒漠土,总面积31 376.87hm2,可利用面积21 963.8hm2,占总可利用面积的8%。植被主要为甘草、木紫菀、珍珠等29种植物组成,每公顷产可食鲜草567kg,每1.46 hm2可载畜一个羊单位,是骆驼、山羊、绵羊的四季放牧场地。  3.3盐化荒漠草场亚类  该草场主要公布在白墩子滩、漫水滩一带的低洼地,地表多有盐斑,土壤为盐土,面积为21 026.27 hm2,可利用草场18 923.67 hm2,草场植被单纯,主要为盐爪爪、珍珠等,每公顷产可食鲜草1 779 kg,每0.82 hm2可载畜一个羊单位,是骆驼四季放牧主要草场。  据初步调查,景泰县荒漠草场面积大,有41种牧草,分布最广的有珍珠、合头草、盐爪爪等,毒杂草占15.30%,毒杂草的繁衍、增殖,严重影响了草场生产能力,草场利用率低,家畜采食率仅20%~40%。    4存在的问题    4.1草场季节不平衡的矛盾突出  夏秋草场严重不足,超载约16 242个羊单位,需要其它草场予以弥补,这既造成了冬春草场的负荷过重,又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演替,草场生态陷入恶性循环。据调查,在19世纪40-50年代,红沙岘附近生长有50~90cm高的灌木,现已成为不毛之地。  4.2草场使用权没用固定,放牧管理制度不健全  草场使用权的固定,对于合理利用草场、开展草场规划、进行草场的基本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县草场各乡、各村没用明确权限,在草质好的地方,乱放滥牧,长年严重超载,草场根本没用恢复生机的机会,加上一些地方群众打柴、挖煤、采药、开荒的现象长期禁而不止,破坏性很大,致使草场日趋退化。  4.3草场生产力逐渐下降  草场退化严重。一是草场生产力降低。据调查,90年代,荒漠草场产草量减少40%~60%。二是毒草在牧草组成中的比例不断上升。在各类草场毒草、杂草成分明显增加,有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一些地方毒杂草已成为植被的优势种、亚优势种。在红岘村大沟内约有53.30 hm2草地,几乎全部是醉马草,在丰乐沟、杨家磨沟等草甸草场上棘豆约占牧草总成分的24%~40%。三是草场沙化现象有进无退。全县沙化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