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灭幼脲作用机理及其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应用
灭幼脲作用机理及其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应用
作者:杨荣萍 刘明辉 曾春 黄健生
摘要灭幼脲为苯甲酰基类杀虫剂。以胃毒作用为主,兼有触杀作用。灭幼脲对昆虫的卵、幼虫、蛹、成虫都有一定的生物活性。灭幼脲可由雌虫摄入并传递给卵,影响胚胎发育期间几丁质的代谢,进而抑制卵的孵化。介绍了灭幼脲的作用机理,总结了其农林业害虫防治上的应用情况,以期为灭幼脲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灭幼脲;作用机理;林业害虫;应用
AbstractDiflubenzuron(DFB)was a benzyl-insecticide with stomach and contact action. It has some biological activities on the egg,larva,pupa and adult of pests. It was reported that DFB ingested by the female transferred to the progeny eggs and affected the chintin anabolism during embryonic development stage and inhibited egg hatching. The mechanism of diflubenzur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ontrol of forest pests were introduced,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utilization of diflubenzuron.
Key wordsdiflubenzuron;mechanism;forest pests;application
灭幼脲是20世纪20年代荷兰的Wellinga等在除草剂的筛选过程中合成的[1]。灭幼脲属于取代苯基苯甲酰基脲类杀虫剂,能够影响昆虫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具有常规杀虫剂不同的独特作用方式,以其广谱、高效、低毒、低成本和残效期长等优点,发展迅速[2]。在短短几十年中,已先后合成了200多种类似化合物,并在40多个国家获准登记,广泛应用于农林、果树、蔬菜、卫生、仓储和畜牧等约8目34科120多种害虫的防治上[2-4]。灭幼脲是这类化合物中,活性高,研究较多和最早商品化的一种。尽管目前这类药物出现了更多新的品种,灭幼脲仍有其代表性[2-4]。
1灭幼脲的作用机理
1.1对成虫的作用
用灭幼脲处理成虫,成虫会出现体重减轻,飞行能力下降,寿命缩短,产卵量下降,所产卵的孵化率下降,产卵期滞后等现象[2-4]。灭幼脲对成虫的作用,一般表现为对成虫的不育作用,而实质上是对子代卵孵化的抑制。用灭幼脲处理成虫进而抑制卵的孵化,已在双翅目、鳞翅目、鞘翅目等多种昆虫中得到证实[2-4]。Wright等[5]用1%的灭幼脲喂食厩蝇和骚犹角蝇的成虫,2种昆虫所产的卵,分别有80%和43%不孵化。Redfern等[6]用灭幼脲处理大马利筋长蝽雌成虫,对其所产卵的孵化抑制率高达90%。嵇保中等[7]用灭幼脲处理云斑天牛成虫,所产卵的孵化抑制率达79.3%。此外,苗建才等[8]用灭幼脲处理杨干象成虫,通过电子显微镜对生殖系统解剖超微结构的观察,灭幼脲对杨干象成虫的生殖系统有明显的伤害,使其精巢发育不完全,精子卷曲失去活力;对雌虫核酸代谢的改变,使卵巢内几乎无成熟卵,致使成虫产卵量下降,并使孵化率降为0。
1.2对幼虫的作用
用灭幼脲处理昆虫幼虫,会出现许多比较复杂的症状:如取食减少,行动迟缓,体重减轻,生长发育缓慢,龄期延长,出现超龄幼虫,不能形成新表皮,变态受阻,出现畸形蛹、畸形成虫或死亡。灭幼脲对幼虫的作用机理已有较多的研究,代表性的假说有:灭幼脲抑制几丁质的合成,抑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抑制中肠蛋白酶的活性;影响核酸的合成;干扰昆虫体内激素平衡。以往的研究表明,灭幼脲对幼虫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其作用机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4]。而灭幼脲对几丁质合成的抑制作用被普遍认为是其最为主要的作用机制[2-4]。
苗建才等[8]用灭幼脲来处理杨干象幼虫,发现几丁质含量在处理的杨干象幼虫体壁中占38.47%,比对照组下降了15.3%。即灭幼脲处理使杨干象幼虫体壁内几丁质含量明显减少。由于灭幼脲抑制了幼虫几丁质的合成,且使幼虫生长、发育受到阻碍,使幼虫形成极薄的表皮,最后幼虫体表变黑,虫体萎缩,于蜕皮或生长过程中死亡。
1.3对卵和蛹的作用
用灭幼脲处理蛹,也能使新表皮形成受到干扰,使成虫不能羽化。直接处理卵,也可以影响胚胎发育期间幼虫的几丁质合成而使幼虫死亡[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