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灵川县水稻病毒病发生及防治
灵川县水稻病毒病发生及防治
摘要对水稻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在灵川县的发生规律及田间症状表现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其传播介质及感病敏感期,总结出农业防控、化学药物防治等措施,以为水稻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病毒病;发生;防治措施;广西灵川
水稻病毒病是由飞虱、叶蝉传毒引起的病害,南方稻作区均有发生。近年发生面积逐步扩大,发病日趋严重, 2010年广西仅中稻发病面积达8 000 hm2,7市22县见病,北部稻区尤为严重[1]。桂林市灵川县的中晚稻发病严重,特别是黑条矮缩病,发病面积达900 hm2。灵川县针对其水稻病毒病的发生情况,探索该病的防控配套措施,从农业健身栽培、药物防治等方面控制病毒病的蔓延。
1发病规律及田间症状
1.1发病规律
在灵川县表现发病的水稻病毒病主要有普通矮缩病、黄矮病、黑条矮缩病及南方黑条矮缩病,其共同症状为病株矮缩、抽穗包颈、根系发育不良等;低洼田表现偏重,抛秧田、免耕田比插秧田发病重;杂交稻品种发病重于常规稻品种,疏于管理的田块发病明显偏重;矮缩病以早、中稻发病较多,黑条矮缩病以中稻及一季晚稻(早二禾)发病较多。
1.2田间症状
1.2.1水稻普通矮缩病(Rice dwarf virus)。灵川县1998年在漓江、甘棠江沿岸被淹早,中稻田大面积发生水稻普矮病;2004年在潭下、青狮潭等乡镇再度发生。发病重的田块病丛率达84.7%,田间表现病株矮缩、僵硬,叶色暗绿,其主要特征是叶鞘上部、叶片上部出现与叶脉平行的虚线状黄白色点条斑。幼苗受侵染,分蘖减少,移栽后枯死;分蘖期受侵染,植株矮缩丛生,不能抽穗或抽穗不完全,结实率低。
1.2.2黄矮病(Rice transitory yellow virus)。该病在灵川县多与普通矮缩病并发,主要病状为病株黄、矮、枯,株形松散,分蘖停止,叶距缩短,叶片重叠,叶片朝一边生长,形成错位。发病初期心叶或心叶下的1、2叶叶尖褪色黄化,叶片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并向基部逐渐扩展,以后新出叶陆续呈现这种病状。苗期感病,病株很早就枯死,分蘖期感病不能抽穗或结实不良,后期感病对水稻影响不大。
1.2.3黑条矮缩病(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virus)。2010年在华南稻作区暴发,灵川县中稻和一季晚稻(早二禾)发病严重,一般病丛率10%~15%,个别严重的田块病丛率达88%,几乎绝收。主要病状为植株矮缩,是健株高度的1/2,叶片短小僵直深绿,病株分蘖增加,矮缩丛生,新抽生的叶片扭曲皱缩,茎秆表面有乳白色瘤状突起,地上近地各节节部有倒生须根及高位分枝,根系发育差,老根呈黄褐色。分蘖前期受害不能抽穗甚至绝收;后期染病包颈多,穗小且结实不良。
2传播介质及感病敏感期
病毒病由带毒昆虫传播,植株间不能相互传染。带毒昆虫主要在苗期及分蘖盛期以前为害水稻,致使水稻染病显症。植株染病后15~20 d显症[2]。
2.1水稻普通矮缩病及黄矮病
主要由黑尾叶蝉传毒,大斑黑尾叶蝉、电光叶蝉、二点黑尾叶蝉也可传毒。叶蝉一旦获毒,可终生传毒。普通矮缩病病毒可经卵传至下一代,但黄矮病病毒不能经卵传毒至下一代[3]。在苗期及分蘖前期为昆虫危害的最佳时期,也是感病敏感期。1998、2004年灵川县由于雨量偏多,叶蝉、飞虱等虫量加大,加之水稻受淹后长势弱,抗病虫能力变差,导致矮缩病流行暴发。
2.2水稻黑条矮缩病
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主要是灰飞虱,其次是白背飞虱;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水稻病毒病不能借助种子、植株间传播[4]。据灵川县病虫测报站观测,2010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大量的第3代带毒稻飞虱境外虫源不断迁入灵川境内,灯诱稻飞虱成虫量为5 888头,观察区最高9 740头/百丛,加大了对稻株的危害和该病毒的传毒蔓延,直接引起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灵川县中、晚稻流行暴发。
3防治措施
防治应杀灭传毒害虫,切断毒源,治秧田保大田,治前期保后期,通过“治虫”达到“防病”的目的。常有以下措施。
3.1农业防控措施
3.1.1尽量少用感病品种。灵川县发病较重的品种有丰两优1号、扬两优6号、珞优8号、准两优1411等,尤以两系品种为甚,生产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3.1.2抓好栽培管理。根据病虫情报,调整水稻播、插期,尽量将水稻发病敏感时期与传毒媒介昆虫(飞虱、叶蝉)发生高峰期错开,中、晚稻尽可能连片种植;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排水晒田,施用速效肥,增施磷、钾肥和有机肥,增强水稻抗病虫能力;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及时用药防治,促使稻苗恢复群体生长,保住基本苗。
3.1.3切断毒源。一是清除田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清版)DB43∕T 140-2023 造林技术规程 .pdf VIP
- 2025广东汕尾市海丰县纪委监委招聘政府聘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飞机构造基础 液压源 液压源的组成(二).pptx VIP
- 正元地下管线数据处理系统用户手册(Zyspps Ver5.0).pdf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2版) 茆诗松全套PPT课件.ppt
- 瑶族舞曲(管弦乐)总谱.pdf VIP
- DCS控制室全操作规程.docx VIP
- 爱立信5G四期产品及建设方案介绍.pdf VIP
- 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第2课《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 《汽车鉴定与评估》全套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