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痢疾诊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猪痢疾诊治

猪痢疾诊治    摘要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以黏液性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患猪生长缓慢,饲料转化效率低,给养猪业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综述其临床症状、诊断技术及其与常见猪腹泻病的鉴别,并结合实际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猪痢疾;临床症状;类症鉴别;诊断;防治措施      猪痢疾又称血痢,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肠道传染病,其特征为大肠黏膜发生黏液渗出性(卡他性)、出血性、坏死性炎症[1]。该病一旦侵入猪群,不易根除,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相当高,病猪生长发育受阻,属二类传染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比较严重的传染病之一。      1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      1.1临床症状   猪群暴发本病时,最初的1~2个月内多为最急性和急性,以后逐渐以亚急性和慢性为主。该病主要以排泄黏液血便为特征,粪便由黄色糊状稀粪到灰褐色带大量黏液、血块粪便。有的粪中还混有坏死组织碎片或脓样物,呈胶冻样,有腥臭味。体温升高至40.5 ℃,病猪精神不振、厌食、喜饮水、弓背、严重脱水、腹部蜷缩、行走摇摆、用后肢踢腹,被毛粗乱无光,迅速消瘦,后期排粪失禁。最急性病例往往突然死亡,急性病程1~2 d,亚急性病例病程1~2周。后期发病的多为慢性型,病状较轻,粪便中黏液和坏死组织碎片较多,血液较少,病期较长,渐进性消瘦,生长发育缓慢。   1.2病理变化   剖检死亡的病猪发现,本病主要病变局限于大肠,特别是结肠。急性病猪肠黏膜肿胀,淋巴滤泡增大,呈明显卡他性、出血性炎症,整个肠管呈弥漫红色。黏膜表面覆盖着黏液和带血的纤维素,肠内容物软而稀薄,并混有黏液、血液和组织碎片。病程长的,主要为坏死性肠炎,可见肠壁水肿较轻,黏膜表面有点状、片状或弥漫性坏死,形成假膜,呈麸皮样或豆腐渣样外观,剥去伪膜露出浅表糜烂面。坏死常限于黏膜表面,肠内混有多量黏液和坏死组织碎片。小肠及其他脏器没有明显病变,此特征性的病变可用来与其他腹泻病相区别[2]。      2类症鉴别      2.1仔猪副伤寒   它是由致病性沙门氏菌引起的,多发于2~4月龄仔猪,具有传染性,其流行的季节也不明显。临床表现与猪痢疾很相似,体温高(41~42 ℃),食欲废绝,下痢,粪中混有血液、假膜。剖检可见大肠肠壁肥厚,黏膜有坏死,上覆有伪膜如麸皮样,剥去伪膜露出糜烂面等。但不同于猪痢疾的是,该病具有败血性症状,耳根、胸前、腹下皮肤有紫红色斑点,亚急性眼有脓性分泌物,粪淡黄或灰绿色、有恶臭,慢性型灰白色。剖检肝实质可见糠麸状细小黄灰色坏死点,脾肿大呈暗蓝色,坚度如橡皮,被膜有小点出血,白髓周围有红晕。肾皮质苍白,偶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索状肿大,软而红,如大理石状,全身浆膜、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点。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两端椭圆不运动、不形成芽孢和荚膜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2.2猪传染性胃肠炎   它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相似之处是体温高(39.5~40.5 ℃)、排水样带血腥臭稀粪、口渴等。但不同于猪痢疾的是在寒冷季节广为流行,且传播速度快,夏季发病最少。新疫区所有猪都发病,10月龄以内的仔猪几乎100%死亡,呈现地方性流行。架子猪腹泻呈喷水状。剖检可见肠壁变薄呈半透明状,脾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心肌软、呈灰白色,肾包囊下和膀胱有出血点,肠系膜内乳糜管内无脂肪样物质,为其典型病变特征。将小肠冰冻切片或用小肠刮削物涂片经荧光抗体处理后,用荧光显微检查呈现阳性。   2.3猪轮状病毒病   它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7日龄以内的仔猪感染后死亡率高,随着日龄的增加,感染率降低,临床表现为腹泻,迅速脱水,食欲不振,粪便呈水样或糊状等症状。但剖检病变在胃,可见胃内充满凝乳块和乳汁,肠壁变薄,内容物呈灰黄色或淡黑色的液状。将胃冰冻切片或用胃内容物涂片经荧光抗体处理后,用荧光显微检查呈现阳性。   2.4猪流行性腹泻   它是由流行性病毒引起的,临床表现为呕吐,水样腹泻,严重脱水,粪便呈灰色或黑色水样,与猪痢疾极为相似。但其病程短,约1周,多发于冬季(12月至翌年2月),断奶猪、育成猪症状轻,成年猪仅发生呕吐、厌食。哺乳仔猪发病和死亡率均高。剖检症状在小肠上,肠绒毛可见显著萎缩,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由正常的7∶1降至3∶1。将病猪小肠组织及肠内容物制成悬液处理后接种试验仔猪,试验猪发病后再取小肠组织做免疫荧光检查即可作为诊断。    3诊断      一是镜检。取带有血丝黏液的新鲜粪便或大肠黏膜涂片,用姬姆萨、草酸铵结晶紫或复红染色液染色、镜检,在高倍镜下进行观察,每个视野见3个以上、长6~8 μm、直径约0.3 μm、两端尖锐,有4~6个弯曲呈双燕翅状、两端尖锐的TH菌体,即可怀疑感染此病。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