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新闻记者培训练习题-第五章(含答案)
新闻记者培训 2013 练习题
《新闻采编规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新闻从业者在获取新闻事实的过程中不能逾越的底线是 。( D)
A.不使用计谋获取材料
B.确保对当事人不造成任何伤害
C.不采取隐性采访手段
D.遵守法律
2.在某些报道领域,为尽量对新闻当事人做到最小伤害,新闻界普遍采纳的报道原则是 。( A)
A.知情同意原则
B.公共利益至上原则
C.真实准确原则
D.平衡报道原则
3.关于保持中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不做任何有偿新闻
B.对事实以个人口吻加以评论
C.报道中客观呈现各方观点
D.报道中避免歧视与偏见
4.以下哪个栏目是树立报纸公信力的必要手段?(C )
A.致歉
B.勘误
C.更正
D.声明
5.保证新闻报道准确性的最重要方式是 。(B )
A.现场采访
B.核实事实
C.深入调查
D.多方求证
6.为什么引语的使用是记者保持客观的重要依据?(D )
A.引语深化新闻主旨
B.引语增加趣味性
C.引语增加信息量
D.引语拉开与新闻当事人的距离,涵化立场
7.朱镕基总理神色凝重,严正地指出: “谁要是搞台湾独立,你就没有好下场! ”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人心。此处引语的使用有何优点?(A )
A 鲜明地表明了说话人的立场和观点
B.概括地指出了具体事实
C.语言简洁
D.巧妙地过渡
8.“整整 5 天,我一点都没有睡觉。24 小时备战,全面布控,就怕慢一步就成了炮灰”,电话那头,国美人士情绪有些激动, “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我们这几天产生了巨大的销售额,黄老板(黄光裕)会为此骄傲。”此处在使用引语时存在的问题是 。( C)
A.引语使用不够简洁
B.引语无消息源
C.引语的消息源不明确
D.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9.如何避免过度解读被采访对象的意思?(A )
A.保留原始材料,编辑核实
B.全篇报道使用直接引语
C.直接引语不做丝毫修改
D.记者将自己的观点附加在引语中
10.使用间接引语的优点是什么?(A )
A.语言更具概括性
B.更具现场感
C.更有趣味性
D.能体现受访者的鲜明立场和个性
11.在网络中,记者手中一切具有时效性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图片或视频该如何处理?(A )
A.首先提交给供职单位
B.为了时效性可先在社交媒体上发布
C.可在小范围内进行专业讨论
D.先保证纸媒的独家报道再考虑网络报道
12.哪一种内容应该使用直接引语 ?(B )
A.过渡性语句
B.体现说话者个性的语句
C.事实性话语
D.引语中有大量语气词
13.使用引语时,以下哪种做法是合适的?(B )
A.尽可能多地使用引语,少记者描述
B.不要把不同人的话捆在一起
C.连续引用不同人的话时,不用另起一段
D.为保证真实,可将受访者的语气词保留
14.下列哪项引语使用不准确?(D )
A.“我们的出价是每股 67 美元”,傅成玉说,“我希望我们能在一起工作”
B.“是的,你是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他们立即打断她的话,走开去了
C.宋徽宗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
D.同学们感慨万千:“创业不是作秀,是实实在在、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付出”
15.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来源的原则?(D )
A.“三角平衡”原则
B.“多重佐证”原则
C.“事实核准”原则
D.人证比物证更可靠
16.下列哪一项不是使用消息源身份时必需的信息?(D )
A.姓名
B.单位
C.职务
D.性别
17.下列哪一项对消息源表达不准确?(D )
A.据车祸现场的目击者说
B.某医院的内科医生李某某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C.据某某媒体报道
D.某单位说
18.下列哪一项消息源的可信度最低?(C )
A.政府公开文件
B.某中央级知名媒体报道
C.某论坛用户的爆料
D.某事故现场目击者
19.使用匿名消息源,容易带来哪种风险?(A )
A.为虚假新闻亮“绿灯”
B.保护了消息源
C.增加了报道的独家性
D.报道更具可信度
20.制作新闻标题的首要标准是什么?(A )
A.准确
B.时效
C.传神
D.吸引眼球
21.可以作为消息来源直接引用的机构是?( C)
A.论坛
B.博客
C.媒体官方微博
D.社交网络
22.新闻语言传达的信息是否能被受众所理解和接受,取决于语言运用哪方面?( B)
A.时效性
B.规范性
C.可读性
D.娱乐性
23.在新闻报道中,要较多地使用什么词?(D )
A.名词
B.形容词
C.副词
D.动词
24.以下哪个词在报道中可能会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B )
A.“3G 手机”
B.转氨酶达 2000 多
C.“高开低走”
D.“固体燃料”
25.为方便读者阅读,报道中使用数字,一段内不宜连续使用多少个以上的数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ppt
- 2014pep九年级unit2 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 SectionB.ppt
- 2014.9.尊师重教主题班会ppt.ppt
- 2014~2015第一学期江苏省海安九年级数学期末考试.doc
- 2014—2015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含答案).doc
- 2014_新目标_九年级英语_unit_4_I_used_to_be_afraid_of_the_dark_Section_A_第一课时1.ppt
- 2014·新课标高考总复习·英语Book_2_板块四_Modules_6.ppt
- 2014《创新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选修6(天津专用)配套课件 1-2.ppt
- 2014《创新设计》高中英语外研版选修7(课标通用)配套课件 1-2.ppt
- 2014—2015年无极及分析化学 第2章 课件.ppt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