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乾隆曾赞颂倡导的夷齐精神及其现实意义
乾隆曾夷齐精神
毕 赵仲和 韩玉文
众所知,伯夷、叔齐是中国历史上三千多年前商朝末年的两个历史人物,他们是孤竹国君的世子与子,在一些历史典籍上简称其兄弟为“夷齐”。纵观中国古代思想史,诸子百家的理论有的被称为“道”或“经”,有的被称为“学说”或“思想”;社会践,诸子百家往往把其当作重要的理论依据而提及。 本文将夷齐尊称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自古代至近现代,虽然历史学家、小说家乃至政治家对夷齐褒贬不一,但夷齐确实为后人留下了万世不朽的精神财富;清乾隆皇帝赞颂夷齐精神在中国历史典籍中,记载夷齐事迹的《春秋·少阳篇》,当然在《论语》、《孟子》、《 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对夷齐的作为均持基本肯定的观点,而至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把其奉为孔子序列的“仁圣贤人”或“善人”;东晋的学者、文学家郭璞(字景纯)在其诗作《游仙十四首》中则发出了“高蹈风尘外,长揖谢夷齐”的慨叹; 而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在他那仅318个字的散文《伯夷颂》中,对夷齐给予了极至的称颂,说他们是“信道笃”,是“特立独行,穹天地亘万世者也”的圣人,又说他们比日月还光明,比泰山还高大,他们高大的形象天地间都难以容下。无论韩老夫子是言过其实还是另有喻义,但历史演绎到近现代的中国,一些学者,有的出于对史实的考证,有的对小说家言质疑,有的主要对夷齐精神提出了毁誉径庭的岐义;不过,无论是凿凿正史,还是演义小说,经两三千年的形象传播,凝聚浓缩成为夷齐精神,并已积淀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河的深处了。 夷齐精神的内经提炼十二个字,即。其具体作为是:——长兄遵从父亲的遗命,让幼弟继承孤竹国君之位;幼弟认为应由长兄继承国君 之位。兄弟为相互谦让权位则先后逃逸离国。 ——对以暴易暴的所谓义战,夷齐“叩马谏伐”,虽未能使战祸避免,但其作为却 不失为奋不顾身大无畏的正义之举。 ——兄弟之间为谦让国君权位先后逃逸,却在异地不期而遇,兄友弟恭手足情笃, 终生和睦,不离不弃。 以上十二个字,换言之即,这则是中华民族赖以独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的传统文化。 清代木兰围场原包括今之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全境及其周边部分疆域,是 康熙二十二年(1683)在蒙古喀喇沁、翁牛特部游牧地划定出专供皇帝与王公贵胄行围的封闭 式狩猎场。开始该围场称作“上塞神皋”地方或“兴安”大岭,至乾隆朝便称作木兰围场并在整个围场内,根据山形地势与野生动植物分布情况区划为72个二级围场(猎区),各有名称。清几代皇帝先后到这里打围近百次,并举行规模宏大的大典88次。乾隆在位60年,“遵循祖制”到木兰围场巡狩40次,举行大典39次。乾隆关于木兰围场的 御制诗词歌赋有数百首(篇),从其命名与凭吊“夷齐松”的歌赋中不难看出,他里是咏物,分明是借物人,其主旨在于倡导夷齐精神。 (一)乾隆命名夷齐松讴之以歌 乾隆十二年(1747)行围驻跸在僧机图围场,在僧机图峰发现有一同根干的大油松,树龄约八、九百年。乾隆有感而发,将其命名“夷齐松”,为其作序曰:逾僧机图之而南少折而西有松焉侧翠壁,俯临溪双干遥撑云霄而上者,以寻丈计其顶乃虬蟠,若楼若宫自远望之谓两树之生有如相肖乎既至树下实则同根也。乃名之曰“夷齐”而系以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到僧机图行围,在远处发现所命名的夷齐松已成枯木,近前详细观察原来自毁于火灾(可能为雷击火),乾隆在忱惜感慨凭吊之余,随作诗一首长赋一篇。诗序为“僧机图峰名也,下有夷齐松,今自毁于火”。夷齐我向名松树,重到松烧熄飞名象枯归一幻,个僧真善示禅机。所作序僧机图岭之下,有乔松一根而二大干,向名之曰“夷齐”,而系之以歌。数岁未经此地,今来则已毁于火,焦枯突兀尚存。徘徊其侧者久之,因感而为之赋。
⑤傒(xi):等待。
⑥落莫(luo mo):寂寞。
⑦悒(yi):忧愁不安。
⑧吁嘻(yu xi):表示惊异、惊叹。⑨堙劙(yi li):土山割破。夫以下句:那若连根拔出岂止是把沙石的土山撕裂。
⑩侣椿樗(li chun chu):伴着香椿游戏。
⑾拟西山句:没有辱西山,于心无愧。忝(tian)。
⑿摛(chi):舒展。
⒀巽(xen):顺风。
⒁蜎(yuan):孑孓爬动。
⒂?(bo):烟起状。
⒃燌(fan):即焚。
⒄邮(you):通“尤”,最。
⒅隳(duo):即惰。
⒆奚(xi):何。
⒇义谛:(yi di):道理。
三、关注“夷齐松后代”有益传承夷齐精神
经多次至僧机图围夷齐松遗址附近考察,在乾隆作《叹夷齐松赋》后250年的当今,终于发现了“夷齐松后代”。
乾隆在木兰秋狝中先后以诗二首、赋一篇颂扬的夷齐松,从《树木学》分类上说,是一株在中国北方分布较广的长绿针叶树天然“油松”。其奇异处是,这株油松形态为极少见到的同根双干。
长年从事植树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