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讲 比较中的选择:开天辟地大事变 基本理论与要点 (一)基本线索
第五讲 比较中的选择:开天辟地大事变
基本理论与要点
(一)基本线索
本讲主要讲述1915年新文化运动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这段历史。新文化运动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中国掀起了一场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的大革命,但由于国民党右派的背叛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右倾错误,致使革命失败。
(二)知识要点与主要理论
1、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1)北洋军阀的统治
袁世凯窃取政权以后,组织了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北洋军阀政府。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后,北洋军阀在各帝国主义的操纵下分裂为三个派系。日本积极扶植皖系军阀段祺瑞,段祺瑞就成为袁世凯的继承人,掌握了北京反动政府的政权。英、美两国则积极扶植直系军阀冯国璋的势力与段祺瑞抗衡。日本还扶植奉系军阀张作霖。此外,在南方还有与北洋军阀有联系的唐继尧和陆荣廷的桂系军阀,以及其他各省的大小军阀。
从此,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之所以形成,其深刻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由于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是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
(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
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从二卷一号改名《新青年》)杂志,标致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1917年1月,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思想自由”和“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聘请一大批具有新思想的学者到北大任教。1917年1月,陈独秀聘为北大文科学长后,《新青年》编辑部从上海迁到北京。在北京大学任教的李大钊、胡适、刘半农、钱玄同、鲁迅、吴虞等先后参加了《新青年》的编辑或撰稿,逐渐形成了以《新青年》为核心的新文化阵营。他们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口号:民主和科学,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及其作用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就其性质来说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革命的范畴,虽然不能真正给中国指出新的出路,但是,它沉重地打击了长期统治中国人民的封建主义的传统思想,启发了人民的民主觉悟,激起了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掀起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扫清了道路.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首先,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其次,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再次,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
(3)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十月革命对中国思想界最大的影响是,它提供了一个将社会主义由理论转化为实践、由理想转化为可操作的“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是阶级斗争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就是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国革命首先胜利”的理论。
十月革命推动中国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认识到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也可以用社会主义思想指引自己走向解放之路;其二,新生的俄国号召反对帝国主义和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国,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先进分子向往社会主义;其三,十月革命给予中国的先进分子以新的革命方法的启示。
中国的先进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具有特定国际环境的双向作用:一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人民对资本主义方案的怀疑、抛弃;二是更直接作用的是作为马克思主义实践成果的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同时,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从内部来看,封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障碍;从外部来看,帝国主义对中国的鲸吞蚕食,使救亡图存成为中国振兴、自强的先决条件。
(4)五四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四运动爆发的社会历史条件是,首先,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壮大;其次,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再次,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五四运动爆发的基本原因是严重的民族危,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一,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性;第二,五四运动是一场真正的群众运动;第三,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工人运动的结合;第四,五四运动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发生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五四运动的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一.ppt
- 浙江省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制度(2016-2017单行本) - 浙江省统计局.doc
- 浙江省污泥产生企业规范化管理现场考核表 - 象山环保.doc
- 浙江省白蚁蚁情蚁害情况普查专项活动工作手册.doc
- 浙江省温州二中2007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doc
- 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 - 三门教育网.doc
- 浙江省重点中学浙江省文明单位 - 嘉善中学.doc
-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 - 浙江省科技厅.doc
- 海南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11年全日制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 通信与 .doc
- 洛阳市城市规划区电力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14-2030) - 洛阳市规划局.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