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附件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 -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doc

(建筑)附件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 -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附件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团队 -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附件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优秀教学团队申报表 团队名称: 建 筑 团队带头人: 李 春 所在分院: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申报时间: 2015/5/20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制 2015年 5月 填 表 说 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能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楚、工整。 2. 申报表由教学团队带头人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其参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项目、奖励、成果等数据资料,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分院应签署申报推荐意见,并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教学团队基本情况 学 校 名 称 扬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教 学 团 队 名 称 建筑工程管理 教学团队(专业)建立时间 2010 年 9 月 实施高职教学时间 2011 年 9 月 教学团队共 8 人,其中:学校专任教师 6 人,占 75 %;行业企业兼课 2 人,占 25 %。 团队 专 任 教 师 序号 姓名 性别 出生 学历 专业 职称 高教龄 工龄 课程/课时 1 李 春 男 1972.9 本科 给排水工程 副教授 4 20 建筑力学 2 沈 莉 女 1974.1 本科 房屋建筑工程 高级教师 4 20 建筑制图 3 杨贤梅 女 1969.11 本科 房屋建筑工程 中专高级讲师 4 21 建筑制图、建设工程计价 4 卞素兰 女 1970.12 本科 房屋建筑工程 高级教师 4 22 建筑CAD、建筑施工 5 卜庭珍 女 1973.7 本科 房屋建筑工程 中专高级讲师 4 20 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 6 顾官琴 女 1972.1 本科 房屋建筑工程 高校讲师 4 20 建筑力学、建筑材料 兼课 教 师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 学历 专业 职称 所在单位 课程/课时 1 沈 巍 男 1984.5 研究生 岩土工程 工程师 扬州海骅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2 徐荣林 男 1971.9 本科 工民建 高级工程师 邗建集团 团队带头人经历 姓名 李 春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行政职务 机电工程系系主任 民族 汉 社会兼职 行业企业经历 联系地址 扬州市五台山路54号 邮编 225003 办公电话 0514移动电话邮箱 Eklc520@163.com 起止年月 学习、工作单位 学习、工作内容及岗位 1992.9-1996.7 扬州大学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本科,给水排水工程 1996.9-1998.7 扬州市第六中学 教师 1998.9-2008.2 扬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教工团支部书记、教研组长、专业部主任、主任助理、学生处副主任、总务处副主任 2008.2-2011.8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 机电工程系党支部召集人、党支部副书记 2011.9-2012.12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 机电工程系副主任 (主持工作) 2013.1至今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分院 机电工程系系主任 二、教学团队建设基础 (一)推进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团队数量、教学水平、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培养等) 本团队共有8人,工程硕士3名,高级职称教师5名,副教授1名,工程师2名,高级工程师1名,扬州市特级教师1名、江苏省职教领军人才1名,技能考评员4名,扬州市学科带头人1名,扬州市教学骨干1名,出国进修4人。本团队教师教学能力突出,素质过硬,取得了多项成绩。多人多次在竞赛中获奖,多人多次在各级年度考核优秀并受表彰,获得教育局嘉奖8人次,记功4人次,市先进工作者3人次,省联合院先进工作者1人次,市优秀教师1人次。2012年团队获扬州市五一巾帼标兵岗。 (二)教学团队推进专业建设情况(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教学条件建设等) 借助我校国示范建设的机会,认真进行市场调研,依据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实施中实行滚动修改,确保学生道德素养、专业理论和职业技能的全面提高。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合格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教学团队推进课程改革与建设情况(创新教学内容、方法、考核和管理等) 教学团队依据行业及企业科技与生产发展水平对高职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确立建筑工程施工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