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15-岭南温病学说.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0515-岭南温病学说

温病学教研室 林培政 主要内容 2、温病特点之地域性 发热恶寒期——麻杏甘石汤加海蛤壳,浮海石、贝母。 痰火郁热期——苇茎汤加贝母,竺黄精、竹沥、丝瓜络、 杏仁、枇杷叶 热伤津气期——白虎汤加人参汤,加羚羊角。 衰脱期——古人用生脉散治津气虚脱, 临床上麦冬嫌滋腻,呆滞气机, 五味子温敛,恐助热邪, 唯独参汤直救津气,对虚脱者有良效。 肺家伏热 温邪上受 ④治肺炎分“四期” ⑤治久热不退,组创茵陈白薇汤。 土茵陈24 白薇12 黄芩12 南豆衣10 生苡米30 茯苓12 藿香12 佩兰12,遵宜“渗湿于热下”,立清热利湿法。 治暑湿、湿温久热不退,午后热甚,身重肢倦,脘痞纳呆,头胀如裹,便溏尿黄,脉濡缓而苔白腻微黄。 三、岭南温病学说的整理研究 刘仕昌,广东惠州市人,(1914-2007),早年承家业学医,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解放后于广东中医进修学校进修后留校任教(广州中医学院),曾任广州中医学院温病学教研室主任,倡导岭南温病学研究,临床经验丰富,为广州中医药大学四名终身教授之一。 ◆刘仕昌教授 彭胜权,江西波阳市人(1939-),承家训学中医,1958~1964年就读广州中医学院,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内经教研室副主任、大中基教研室主任、温病学教研室主任。 七十年代起积极倡导中医经典课程回归临床,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在附院开设独立病区,主编广州中医学院《温病学》教材,全国统编第四版《温病学》教材,《岭南温病研究与临床》;主持岭南温病研究项目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首席教授。 ◆彭胜权教授 1、岭南中医名家论温病 收集何梦瑶、潘兰坪、刘赤选、刘仕昌等,广东、广西两省区24位自清代以来,特别是当代名中医、教授,对岭南温病的学术见解、临床心得和体会。包括记有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班秀文教授等的温病学术研究及治疗岭南温病临床经验。 2、岭南温病病证特点及其形成因素 (1)病证特点 ①风温、暑温、湿温为常见温病,发病不拘四时。 1977~1984八年间,广东省东、西、南、北中五所地市级以上医院的住院病例调查、统计分析所得结论。 “风温发由于当春厥阴风木行会之时(大寒到惊蛰),暑温发于夏至与立秋之间,湿温发于大暑与白露之间”,只是一般性的地区气候特点的概括,并不能将每一具体地区的气候特点反映清晰,故温病的季节性各地有所不同。 ②临床证候多挟湿 岭南常见温病的风温、暑温、湿温,除了湿温的临床证候是湿热并见外,风温、暑温等的临床证候也常有兼挟湿。 2003年的SARS中医辨证治疗,刘仕昌教授提出“风温挟湿”。 ③病程中气分证候表现突出 夏自发自阳阴; 湿热留连气分; 卫气同病,气营(血)同病。 (2)形成因素 ①四时气候变化不明显 若按候平均气温≤10℃为冬季,介于22℃-10℃之间分别为春季和秋季,≥22℃为夏季。岭南地区所处纬度较低,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是我国最近赤道的地带,日照强而多,又濒临南海,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故全年气温较高,实际上一年中只有三季,没有气候意义上的冬季,俗称“四时常花,三冬无雪”。 气候、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对机体的防御机能、致病微生物,传媒接触感染机会等有很大影响。 ②外界环境湿热合化易盛 岭南常年气温较高,又滨濒南海,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雨量丰沛,雨季长,河流水网发达。 以广州为例,年平均气温,降水量和绝对湿度比北京、上海、杭州、哈尔滨等地要高。天暑下迫,地湿上蒸,在外界环境中湿热合化已盛,犹易发生湿热致病。 * * “211工程”建设项目总结报告 岭南温病学说 岭南温病学说形成的基础 岭南温病学术源流 岭南温病学说的整理研究 岭南地区 岭南地区南濒大海,属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常见病以温病为主。岭南历代医家在防治温病的临床实践中总结了丰富经验与理论,对独树一帜的岭南温病学说的形成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岭南温病学说形成的基础 1、“中医三因制宜”的辨证观 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和临床辨证思维的精华。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中医辨证论治主导思想。 “六淫”——与季节、气候有关。风——风性高扬、善行数变,春天主气;冬应寒反温、春风过暖,或有兼挟他气。 地域——季节有关。东西南北季节因素,有所差异。按地理气候季节划分,候(五天为一候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