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5.ppt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自学考试民间文学概论课件15

《民间文学教程》 第15章 民间文学的审美价值 自学考试重点、难点、考点诠释 第一节 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 “真诗在人间”,“真美在人间”,各民族的民间审美文化,被誉为是“天籁之音”,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 审视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主要有三个视角: 一、从纵向的历史起的文化源和发展的角度审视,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积淀。 二、从横向的文化区域格局的角度审视,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有广阔的分布空间。 三、从美学范畴和艺术风格的角度审视,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有多样化的传承形态。 (P.221) 第一节 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 一、民间文艺美学的历史积淀(纵向)。 民间文化传人凭借心脑记忆,练就了超凡的记忆能力,创作并世代传承自己的神话、史诗、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体裁,使之在各民族文学大花园中,不断焕发光彩。 中国各民族民间文学负载着民间审美文化的历史积淀,各民族自成一体的远古文化根脉,历经沧桑,经久不变,生生不息,流注于各民族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 (P.222) 第一节 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 二、民间文艺美学蕴涵的广阔衍生空间(横向)。 长城以北:三大史诗中的《玛》《江》产生的地方 黄河流域:民间文艺美学的“富矿区” 长江流域:巴蜀(上游)、荆楚(中游)、吴越(下游) 珠江流域(岭南文化)与闽台文化区 云贵高原:西南高原地区民族结构最复杂、原生态文化得到较为完好保存,云南省现在20多个少数民族,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被誉为“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 青藏地区:《格萨尔》最为著名 (P.222-224) 第一节 民间文艺的美学蕴涵 三、审美范畴和艺术风格的角多样化体现。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繁复,奠定了美学风格多样化的坚实基础。 民间文学的不同体裁,往往对应不同的审美风格。 民间文艺的表演者是具有能动性的审美文化创造的主体,他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场次或场景的讲述和表演,都会有所发挥,表现不同的审美特质。 天地有大美,天大、地大、人亦大。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的民众都拥有各自的审美经验。 (P.224-225) 第二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 一、缘事而发的原生性。 民间文艺源于特定群体约定俗成的审美需要,不是为了创作而创作,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娱自乐,是民间文艺初始、原本、真实的存在形态。 民间文艺作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包含着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神之间的神秘互渗。 (P.226-227) 第二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 二、天籁之音的率真性。 民间文艺美学的精髓,在于率性而作,人的感情真实流露,不假掩饰,艺术风格淳厚朴实,真切清新,有如“天籁之音”,洋溢着朴拙而动人的艺术魅力。 (P.227-228) 第二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特征 三、多元交融的复合性。 民间文艺美学具有多样性的存在载体,或与本民族的宗教信仰水乳交融,是宗教人士念唱的文本,或与人生礼仪习俗相互依存,或由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创作主体共同介入审美创造的过程,在现代传媒多样化的时代,民间文艺审美形态多元交融的复合性特征更加突出了。 民间文艺审美特征的多元复合性,表现为创作主体的多元性,审美载体的多元性,文本形态的多元性,还有表演场域和审美效应的多元性。 口承——书写——数字化媒体相交融的传唱形式,把视、听、唱三者结合得更紧密。 (P.228-230) 第三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 一、净化与情感宣泄功能。 人的生命常常被侵袭,人们的感情常常被压抑,人的理想常常遭遇破灭,面对各种各样的生存考验和灵魂拷问,人类只有谱写一曲曲深沉悲愤的生命之歌,痛快淋漓地发泄悲剧的情感,喊出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号,才能舒缓哀伤凄婉的心灵煎熬。 (P.230-231) 第三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 二、教育与人格提升功能。 中国的民间社会没有按照精英阶层的方式塑造人、教育人、而是依照自己的心理企盼,用口传心授的方式熏沐人的心灵世界,规范人的伦理道德,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乡村有乡村的哲学,民间艺术是乡村哲学观念的隐喻和象征。用神灵的威慑力确立了道德的威严,培育了各民族的敬畏之心和理想人格。 民间文艺发挥教育功能的途径往往是以歌传言,经歌育子。不同于呆板严厉的说教,而是用歌唱的方式,在审美熏陶中教育后代,让孩子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体会其中蕴涵的生活哲理。(P.232-233) 第三节 民间文艺的审美功能 三、娱乐与愉悦身心功能。 民间文艺以及与之相伴随的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能给人带来身心的愉悦、心灵的和谐和美的享受。 歌咏文化能够愉悦身心,滋养心灵,创造一种身心健康的生活。歌咏还是人们展示聪明才智,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形式。 口头文化传承是一个充满人性活力,有着独特思维的传统,是维系社区生存的生命线,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源泉。 民间文艺中凝结的审美心理、审美崇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