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微生物操作基本知识
1、玻璃器皿的准备
1.1清洗
一般的玻璃器皿可用毛刷及洗涤剂去灰、尘油垢、无机盐等物质,再用自来水冲洗,然后用蒸馏水洗2~3次,将器皿倒叩备用。
用过的玻璃器皿需高压灭菌20分钟或在5%的碱液里煮沸数分钟后,刷洗。
洗涤剂常用洗衣粉、肥皂,对一些还原性或有机物污垢,可用重铬酸钾清洗。
重铬酸钾清洗液配方:
浓配方 重铬酸钾40g 自来水160ml 浓硫酸800ml
稀配方 重铬酸钾50g 自来水850ml 浓硫酸100ml
1.2玻璃器皿的包扎
1.2.1试管
洗净、干燥的试管,塞上棉塞,棉塞入管2/3,管外留1/3,同规格的数支试管用棉绳捆扎在一起,试管上半部分外包牛皮纸,再用棉绳捆扎紧后灭菌。
1.2.2移液管
先把移液管吸的一头塞上少量脱脂棉,然后每支吸管用片宽约5cm的长纸条,以约450的角度螺旋形紧卷起来,吸管尖端在头部用纸条卷包,口吸端用剩余纸条折叠打结,装入盒内干热灭菌备用。
1.2.3培养皿
10个培养皿一组叠放在一起,装入培养皿筒内,干热灭菌备用。
1.2.4三角瓶
三角瓶每个需要单独塞好棉塞,用牛皮纸包扎棉花塞头部,用棉绳扎紧灭菌。如果瓶内装有待灭菌的物质如培养基、生理盐水等,应注明。
2、灭菌
微生物检验的整个过程都必须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进行,各种检验用具必须经过无菌处理。
2.1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式
2.1.1化学灭菌
此法适用于微生物操作过程中不能用加热、紫外线的地方,如人手、操作台、取样台等。
75%酒精溶液
5%石炭酸(苯酚)
1~2%甲醛(福尔马林)液:用于熏蒸室内空气
5%高锰酸钾溶液
2.1.2物理灭菌
紫外灯灭菌
用于无菌室的台面和空气灭菌,打开紫外灯30分钟后,关闭紫外灯,待30分钟后方可进入无菌室。
火焰灭菌
直接在火焰上燃烧灭菌,如接种用具(针、环、涂布棒等),灼烧取样口,试管、三角瓶口等。
干热法
在恒温干燥箱里进行,在180℃恒温下,保持300分钟,此方法适用于一般玻璃器皿、金属等耐热物品。
高压蒸汽灭菌
在密闭的高压灭菌锅内,由于增加灭菌锅内的压力,使水的沸点上升,达到比高于100℃的蒸汽,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采用高压灭菌锅,一般为0.107Mpa(121℃),15~20min,含糖高的培养基应采用0.072Mpa, 15~20min。
煮沸灭菌
灭菌物品在沸腾蒸馏水中煮沸0.5小时,(如集菌法采用的膜)或在蒸锅内利用蒸汽灭菌0.5小时(如风取样器),可达到灭菌效果。
3、无菌室要求:
3.1无菌室高度:2.2-2.5m;
3.2 紫外灯配置:30w/10-15m2;
3.3 地面、墙壁、设备表面杀菌:采用浓度为75%75%乙醇的棉球对手及前臂进行彻底消毒。
1.4.2缓慢开启手动采样阀,排出采样管线内的残液,关闭采样阀。
1.4.3用含有75%乙醇的脱脂棉球对取样点及其周围进行初步消毒。再使用便携式燃气喷枪,对取样点进行快速火焰灭菌(30秒)。
1.4.4小心开启手动取样阀,使液体流出(20秒)以对取样阀进行冷却,然后把取样阀开小,在无菌状态下让样品注入取样瓶中(取样量不少于150ml)。
1.4.5关闭取样阀,并对样品做好标识。
注意事项:采自来水时因管道较长,应排放20分钟以后才能采样(即保证排净采样阀管道内残液)。
1.5 样品检验:
细菌总数
1.5.1打开无菌操作台
1.5.2用无菌移液管吸取1ml样品加入90mm的无菌培养皿中;
1.5.3将已冷却至45~50℃PCA培养基15ml倒入装有样品的培养皿中,在操作台上混均;
1.5.4培养基凝固后倒置平放入30℃培养箱中培养4天,检测细菌总数。
大肠菌群
1.5.5将100ml样品进行膜过滤,将0.45um过滤膜置于已倒好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保证滤膜与培养基紧密接触。将样品放入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检测大肠菌群。
1.6 样品结果报告:
1.6.1记录下生长在平板计数琼脂培养皿上生长的微生物总数。如果样品稀释过,那么乘以适当的稀释率。
1.6.2大肠杆菌24小时开始观察并镜检看其是否形成菌落。大肠杆菌在麦康凯培养基会产生深粉色到红色的菌落:革兰氏阳性细菌受到抑制,不会生长。其它的革兰氏阴性品种会形成半透明状,几乎是无色的菌落。
2、冷麦汁、引酒水样采取:
2.1 采样频次:每线每天一次
2.2 检测项目:杂菌总数(WLN)
2.3 采样方法:
2.3.1 取样人员要用含有75%乙醇的棉球对手及前臂进行彻底消毒。
2.3.2在接近冷麦汁进罐的发酵罐入口的管线上,排出采样管线内的残液。用含有75%乙醇的脱脂棉球对取样点及其周围进行初步消毒。
2.3.3使用便携式燃气喷枪,对取样点进行快速火焰灭菌(50秒)。
2.3.4小心开启手动取样阀,使液体流出(10秒)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