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城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学术期刊
第 36 卷第 5 期 ( ) Vol. 36 , No. 5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年 9 月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Sep. 2006
主题研究 : 中国农民工问题新思考
编者按 :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有两亿多农民转向非农产业就业 ,其中约有 1. 2 亿农民在城市就业 。从职业
来看 ,他们是工人或服务业职工 ,但从身份上看 ,他们却依旧是农民。于是 ,就有了这一颇具中国特色的庞大群体
———“农民工”。广大的农民工在城里从事艰苦的工作 ,为非农产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劳动力 ,促进了中国
经济二十多年的高速增长 。但农民工的工作环境 、生活待遇 、收入水平却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 ,能否让农民
工享受“国民待遇”,融入城市社会 ,获得自由发展的平等机会 ,是关系到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稳定的
关键问题 ,正因为如此 ,农民工和失地农民问题 日益引起党和国家的重视 ,也吸引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
本期刊发的五篇论文 ,从社会学 、经济学 、法学等不同视角出发 ,对农民工的法律地位 、职业分层 、生存环
(
境 、权利保护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探讨 。其中既有对宏观制度层面的理论探讨 ,又有对具体现实问题 如艾滋
)
病防治等 的深层次思索和对策研究 ;既有理论分析 ,又有实证研究 。这种基于不同学科交叉对同一主题的探
讨 ,有利于启迪思维 ,更加全面地认识农民工问题 ,寻求更加合理和系统的解决之道 ,我们期待这组文章能引发
更多学者的思考和更深入的讨论 。本栏 目特别邀请了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姚先国教授担任栏 目主持人 。
本栏 目特约主持人 : 姚先国教授
我国城市就业制度对进城农村流动人口
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王春光
( 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研究所 , 北京 100720)
[摘 要] 经历了近二十八年的改革开放 ,农村人 口虽然可以自由进城务工经商 ,表明户籍制度的
影响正在削弱 ,但是通过对职业流动 、就业的制度路径和就业非正规化的研究表明 ,建立在户籍制度基
础上的城市就业制度仍然在阻碍着农村流动人口在城市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 阻碍着他们与城市社会的
融合 。这不仅对农村流动人口是不合理 、不公平的 ,而且也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
[ 关键词] 农村流动人口; 职业流动 ; 就业非正规化 ; 制度性路径
( )
[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 942X 2006 05 0005 11
农村劳动力往城市转移 ,是一个不可抗拒的现代化趋势 。改革开放后 ,我国大量农村人口流向
城市就业 。研究表明 ,农民进城就业的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 ,对农村收入差距
的影响越来越大 。“1929 年到 1936 年 ,土地面积的差别解释了农村收入不平等的最大部分 。1929
年是 69 % ,1936 年是 85 % ,1948 年土地面积对于农村收入的差异的贡献率下降 , 降到了 30 % ,传
统的经济资源 ,土地 、大牲畜、房屋的贡献率从 80 %下降到了不足 50 % 。而经济结构的贡献率从
1929 年的 0. 5 %上升到了 1936 年的 5. 1 % ,到 1948 年就已经达到了 40 %左右 ,到 2000 年的时候
( )
和 19 30 年代的数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