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地理-2.1中国名景欣赏同步学案-湘教版选修3
2.1 中国名景欣赏 同步学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2.旅游景观欣赏内容
3.掌握对景观欣赏的位置选择。
4.知道不同景观有不同的特点 能力目标 1.掌握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和观赏时机
2.运用实例说明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景观欣赏的方法;选择观赏位置,把握观赏时机,抓住景观特点
2.领悟和谐生美,学会以情观景,了解其他要求 教学方法 学生讨论、案例分析、启发式教学 导学过程 预习案 旅游景观欣赏
简要叙述旅游景观的概念和层次(A级)
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A级)
天时---
地利--- 人和--- 探究案 探究一:读以下七幅图,具体体现了哪种欣赏方法?讨论如何欣赏?
苏堤春晓 泰山日出
苏堤春晓 泰山日出
青海湖鸟岛 黄果树瀑布
象鼻山
桂林山水
探究二:总结以下景观的欣赏方法。
千峰万壑—— 地貌的酷似造型—— 峡谷、山洞、一线天——
瀑布景观—— 江河湖海—— 湖沼池塘——
山水组合景观——
探究三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现在有一位北京的旅客想乘火车游览下列景点,最后返回北京,请你设计一条合理的旅游路线。要求:走近路,不走重复路。
训练案 一、选择题 1.欣赏旅游景观应选择适当的位置和恰当的时机,下列语句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
①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③水流船动山自移,恰似人在画中游 ④五岳若与黄山并,犹欠灵砂一道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在欣赏黄山中的“猴子观海”、“梦笔生花”等景点时要( )
A.把握时机 B.发挥想象 C.移情于景 D.了解构景手法
3.关于把握观赏自然美景良机的正确叙述是( )
A.到黄山、庐山旅游,秋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B.游览海拔较高的风景名山,选择雨过天晴的时候最佳
C.观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宜选择8月18日
D.反映哈尔滨地方特色的自然景观,夏季的观赏效果最佳
4.“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镜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说明( )
①四时都有丰富的美景可观 ②旅游最好登山 ③自然景观色彩丰富 ④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7.关于自然景观的观赏地点和时间的选择,不正确的是( )
A.峰峦之雄伟峻秀,惟近观可得
B.泰山最宜夏季观赏
C.比较小的湖沼池塘,多低临水面修建亭、榭、廊等
D.观赏江河湖海应选择在位置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8.西湖美景名扬天下,观赏西湖的最佳位置是( )
A.较高的亭台楼阁之上 B.低临水面
C.远距离仰视 D.适当距离远眺
旅游欣赏的重要原则是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据此回答3~6题。
9.我国许多佛教圣地都处于高山地区,形成这一布局的因素是( )
A.气候因素 B.地形因素 C.超脱红尘的思想 D.天人合一思想
10.北方园林建筑与南方园林建筑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地形、气候差异 B.地域文化差异
C.自然、人文综合差异 D.建筑水平、工艺差异
11.在自然风景名胜区建人文景观,其布局原则是( )
A.自然与人文和谐,突出自然特征 B.自然与人文和谐.突出建筑景观
C.以人本为中心,发挥想象 D.突出人文景观,获得历史文化功能
12.要达到以情观景的最高境界,通过的途径是( )
A.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B.移情于景→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登山涉水、求质求真
C.登山涉水、求质求真→发挥想象→移情于景→综合感受
D.登山涉水、求质求真→综合感受→发挥想象→移情于景 许多自然景观在不同的现赏位置由于距离、角度、俯仰的变化造成了透视关系,纵深层次,视野范围 的差别所产生的美感是不同的。据此回答13~15题。
13.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在欣赏景观时要选择一个( )
A.最佳时间 B.最佳位置 C.最佳距离 D最佳天气
14.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专题三-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5课《开辟新航线》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6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历史-专题二-第7课《启蒙运动》新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
- 高中地理-2.1-自然资源与主要的资源问题同步课件-湘教版选修6.ppt
- 高中地理-2.2-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同步测试-新人教版必修2.doc
- 高中地理-1.3旅游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同步学案-湘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2.2-中国名景欣赏同步学案-湘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1课时-我国的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同步测试-湘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2课时-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同步学案-湘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2.2-我国的干旱、洪涝、寒潮与台风-第2课时-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同步测试-湘教版选修5.doc
- 高中地理-2.2-中国名景欣赏同步测试-湘教版选修3.doc
- 高中地理-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同步测试-湘教版选修6.doc
- 高中地理-2.2-非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同步学案-湘教版选修6.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