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单元线性回归五–为何要用交互作用项.PDF

第十五单元线性回归五–为何要用交互作用项.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五单元线性回归五–为何要用交互作用项

第十五單元 線性迴歸 (五) –為何要用交互作用項 梁文敏副 教授 葉懿諄 統計 分析師 梁文敏副 教授 葉懿諄 統計 分析師 範例問題: 在探討年齡 (age) 與職場壓力(pressuID) 對於現在睡眠小時(sleepHR1)的影響 時,一般我們會直接將年齡與職場壓力放入線性模式中。但這種模式通常是假設職 場壓力的有無,不會影響到年齡與睡眠小時的關係,換個角度,也可以說是假設不 同的年齡下,職場壓力與睡眠小時的關係是相同的,但這種假設合理嗎? 使用方法: 在線性複迴歸中加入年齡與職場壓力的交互作用項 (如以下模式 3所示 ) ,並探 討其是否顯著,若結果顯著則年齡與睡眠小時的關係,要分別依職場壓力的有無來 說明;同樣地,職場壓力與睡眠小時的關係也要依不同年齡來探討。為幫助瞭解, 我們以下列 3個模式來說明交互作用項所代表的意義,以及是否有需要加入交互作 用項。 模式 1 :    *age y 0 1 模式 2 :    *age  *pressuID y 0 1 2 模式 3 :    *age  *pressuID  *age *pressuID y 0 1 2 2 模式 1 :簡單線性迴歸分析 在模式 中,我們只考慮加入年齡1 (age)變數來看與睡眠小時是否有顯著的線性關係。 結果: Tests of Between-Subjects Effects Dependent Variable: sleepHR1 Type III Sum Source of Squares df Mean Square F Sig. Corrected Model 48.336a 1 48.336 142.480 .000 Intercept 409.298 1 409.298 1206.488 .000 age 48.336 1 48.336 142.480 .000 Error 16.284 48 .339 Total 3091.040 50 Corrected Total 64.620 49 a. R Squared = .748 (Adjusted R Squared = .743) - 95 - Parameter Estimates Dependent Variable: sleepHR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Parameter B Std. Error t Sig. Lower Bound Upper Boun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