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锅炉房的工艺布置
目 录 2.主厂房的立面布置:(双层布置和单层布置) ?单层布置比双层布置在运行管理上方便,而且节省投资。所以能单层布置的就不要用双层,一定要避免把快装炉布置在二楼上。双层经改造后可采用单层布置。 双层 单层 单双层取决于锅炉的容量和本体结构,燃烧和除灰方式。 3.主厂房的工艺布置尺寸 ①锅炉前端距前墙有3m以上的间距,以便操作及检修。 ②有侧面操作,检修通道时,其宽度应保证操作,检修的需要;不需该通道时,两者间距大于1m。 ③鼓风机、引风机、水泵间通道宽度≥0.7m,过滤器,离子变换器(软化水)前的操作通道宽度 ≥1.2m ④锅炉最高操作点至房顶距离≥2.0m ⑤灰渣斗下部净空≥1.9m ⑥煤斗的下底标高除要保证溜煤管的角度≥60℃外,还要考虑炉前采光和检修所要求的高度。 ⑦应当考虑锅炉安装、拆修时,架设起吊设备的位置和起吊所需的高度。 §11.2 热力网及热力引入口 一、热网 热网是用于输送热媒到各热用户的引入口,再在热用户中放出热量。 ㈠按热媒流动形式分为: 1、封闭式供热系统:用户只利用热媒所携带的部分能量,剩余的热量随热媒返回热源,又再一次受热增补热能。 2、半封闭式供热系统:用户既消耗部分热能又消耗部分热媒,剩余的热媒和它所含有的余热返回热源。 3、开放式供热系统:用户消耗全部热媒及所携带的热能。 ㈡ 热水供热系统分类(按供热管道数分:有单管、双管、三管、四管几种) 1.单管式(开放式):初投资少 只有在采暖和通风所需的网路水平均小时流量与热水供应所需网路水平均小时流量流量相等时采用才合理。一般,采暖和通风所需的网路水计算流量总是大于热水供应计算流量,热水供应所不用的那部分水就得排入下水道,这是很不经济的。 2.双管制(最常用)(一供一回) 一根供水管,供应温度较高的水。另一根是回水管,用户系统只从网路热水中取走热能,而不消耗热媒。 3.三管制: (两供一回) 可用于水流量不变的工业供热系统。 供水管路有两条 : 一条供水管以不变的水温向工艺设备和热水供应换热器送水。 另一条供水管以可变的水温满足供暖和通风的需要。 局部系统的回水通过一条总回水管返回热源。 4.四管制:金属消耗量很大 用于小型系统,以简化用户引入口,其中两根管用于热水供应系统,另两根管用于供暖、通风系统。 热水的供热系统形式 单管式(开放式) 双管开式(半封闭式) 双管闭式(封闭式) 1-热源;2-热网供水管;3-用户引入口;4-通风用热风机;5-用户端供暖换热器;6-供暖散热器;7-局部供暖系统管路;8-局部热水供应系统;9-热网回水管;10-热水供应换热器;11-冷自来水管 复合式 三管式 四管式 1-热源;2-热网供水管;3-用户引入口;4-通风用热风机;5-用户端供暖换热器;6-供暖散热器;7-局部供暖系统管路;8-局部热水供应系统;9-热网回水管;10-热水供应换热器;11-冷自来水管;12-工艺用热装置;13-热水供应系统供水管路;14-热水供应循环管路;15-锅炉房;16-热水锅炉;17-水泵 ㈢蒸汽供热系统 系统中除热媒有差异外,系统中需疏水器 1、单管式蒸汽系统:通常用于用汽量不大的系统。 蒸汽的凝结水不从用户返回热源而用于热水供应、工艺用途等。这种系统不太经济。 2、双管式蒸汽系统:应用最为普遍。 凝水流入凝结水水箱,经凝结水泵加压后返回热源。凝结水不含有盐类和可溶性腐蚀气体,它含有的热量可达蒸汽热焓值的15%。为蒸汽锅炉制备额外的给水所需的费用通常比回收凝结水所需的费用高。 3、多管式蒸汽系统:常用于由热电厂提供蒸汽的工厂或用于生产工艺要求有几种压力的蒸汽的场合。 该系统建造费较高。 二、热力引入口 室内系统热媒参数常低于热网中参数,故在每一幢建筑物或几幢建筑物联合设立一个热力引入口,其中装有专门的设备与自控装置(如热交换设备,凝结水回收器,监测仪表等),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来解决热媒参数之间的矛盾。 a: 热水从供水干管直接进入采暖系统,放热后返回回水干管,当室内供回水温度、压力和室外管网供回水温度、压力一致时采用。 b、c: 当室外热力管网供水温度高于室内采暖供水温度,且室外热力管网的压力不太高时,可以采用b、c连接图式。采暖系统的部分回水通过喷射泵或混水泵与供水干管送来的热水相混合,达到室内系统所需要的水温后,进入各散热器。 d:外网压力过高或供暖系统位置过高,直接会造成系统压力超过散热器的承压,热力管中压力超过散热器的承压时,故用间接连接,仅传递热量,而无压力联系。 e:热用户为热风供应,热水从系统中直接取用 f:热用户为热水供应,适用于双管闭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