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汉字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Sep. 2014/ No.5
汉字美学研究
象形、象意与表意
———论汉字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
骆冬青
[摘 要] 唐兰先生在“六书说”的基础上,提出“象形、象意、形声”的“三书说”,裘锡圭先生对
唐说提出质疑,提出了“表意、假借、形声”的“新三书说”。“旧新三书说”把“意”变成了低一层次的概
念,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汉字“象”的因素,其主要缺陷是对汉字这种审美符号的存在方式缺乏一种特
异性的自觉和同情。而汉字中或凝练或抽象的形象,往往是事物精华的浓缩和概括,透过汉字的形
象,可以看到中国人的观念的凝聚。中国精神与中国知识,以仍然鲜活的形式,体现在文字的创造中。
“象”与“意”作为一种特殊的统一体,在汉字的发展史中,起着深刻的作用。汉字构形中的“抽象”,表
现了汉字写“意”的特点,唤醒了我们对中国艺术“写意”的传统意识。象形、象意,包含着“象”与“意”
两大传统的交融,并通过“象外之象”、“意外之意”,开辟辽阔浩渺的审美空间。因此,我们对汉字的
认识必须超越认识层面,进入美学探索的境界。
[关键词] 三书说;汉字审美符号;存在方式;立象以尽意
汉字,作为一种文字符号,有何特征?学者论述颇多。他们各从特定角度阐发,给我们带来不同
的启示。对汉字的解说,最重要的还是从汉字的造型来分析其构成方式,具有根本性。这是从汉字
的源起与创造来探求其匠心与用意之所在,对这种符号的根本特征的探求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汉字
“从哪儿来”和“怎么创造的”,与汉字“是什么”和“怎么样”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颇可相互寻索。
一、“三书说”的重新检讨
古人探索汉字的造字法,当然是以许慎《说文解字》“六书说”最为经典,甚至有将其神圣化的做
法。现代文字学说在破除迷信古人成说方面,做出了一些成绩,使得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重新认识
问题。“疑古学派”的精神,其实在中国文化研究的许多方面都占据重要地位。对许慎“六书说”的疑
义,亦颇有进展。譬如“六书”之中的“转注字”。从造字学来重新打量“六书”,则亦有新说。例如,
文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10097。
141
现代文字学家提出的新、旧“三书说”。其中,主要的有唐兰和裘锡圭。
①
唐兰的“三书说”在“六书说”的基础上,提出“象形、象意、形声”三种 ;裘锡圭则对唐兰提出了
②
质疑,在此基础上,裘锡圭提出了“表意、假借、形声”的“新三书说” 。通过教材,已经逐渐被大家接
受。我们认为,“六书说”与“三书说”,都有检讨的必要。
许慎提出的“六书说”,“转注字”颇有疑义,涉及汉字造字甚少,确有悬置的必要。但是,其他几
种造字法,则久为汉语史研究所推重,即使在新旧“三书说”中,亦往往不可废除。例如,裘锡圭先生
的新“三书说”,在“表意”字中,分为六类,即“六书”中的“五书”,抽象字、象物字、指示字、象物字式
的象事字、会意字和变体字六类,仍然包含了许慎“六书”中的重要方面。所以,我们以为,许慎的“六
书说”,仍然是具有活泼的生命力,盖在于“六书”代表了汉字生成发展的重要动力。
对“六书说”的批评,当与新的理念相关。唐兰先生在世界语言、文字史的广阔背景下考虑中国
文字历史问题,并且对中国文字的特征做出了自己的阐说,即强调汉字的形象性,由是而提出的“象
形”、“象意”和“形声”三类,其立意在于“象”,在于汉字的形象性,亦即汉字“图像先于声音”的特
③
征 。我们以为,唐兰先生这一阐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他所谓的“象意字”,乃归结到中国文化
中的“文”,亦即“物相杂故谓之文”,以感性的杂糅与交合、不同与和同相统一的“文”来形容“象意”,
乃审美意识在一种清明理性支配下的深刻发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