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6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必修1).pptVIP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6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必修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历史总复习-第6讲-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必修1)

【解读】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不是义和团运动高涨,而是西方列强企图瓜分中国,变中国为其殖民地。镇压义和团运动只是侵略者发动战争的一个借口。 ②时间:1900年。 ③签订《辛丑条约》: 列强企图通过⑨________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改总理衙门为⑥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 列强控制⑧________,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⑤________铁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堕落为⑦“________” 严禁④________参加反帝活动 使馆界成为列强在中国都城的占领地,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③“________”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巨额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勒索,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 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 影响 内容 【解读】 《辛丑条约》体现了列强哪些侵略特点 ①惩罚对象主要是中国人民: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白银,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借此惩罚、侮辱所有的中国人。 ②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辛丑条约》没有割地,不开新商埠,巨额赔款也不是列强的根本意图所在。其直接目的就是要控制清政府,征服中国人民,把清政府变成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③既维护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又加以严格控制:此条约惩办参加反帝斗争和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但丝毫未涉及处置慈禧太后。相反,确立清政府继续充当列强侵华的代理人。为了使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 (2)义和团运动: ①背景: a.根本原因: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掀起⑩________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直接原因: ________势力猖獗,山东人民掀起反洋教斗争。 ②口号:扶清灭洋。具有 ________性,有利于争取官员和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又具有局限性,“扶清”容易让群众放松对 ________的警惕;“灭洋”:带有 ________色彩。 【解读】 笼统排外色彩是指义和团不能区分外来侵略和外来文明。 ③抗击活动:廊坊阻击战、攻打外国使馆、西什库教堂。 ④败因: a.主观: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表现为缺乏组织性、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没有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b.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⑤性质:农民阶级的 ________运动。 ⑥意义:粉碎了列强 ________的企图,沉重打击了清政府,加速了其灭亡。 【解读】 由于帝国主义各国矛盾错综复杂,更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他们不得不暂时放弃了对中国领土的割占要求。 自我校对 ①瓜分 ②义和团 ③使馆界 ④中国人民 ⑤山海关 ⑥外务部 ⑦洋人的朝廷 ⑧京津地区 ⑨外交途径 ⑩瓜分中国  洋教  爱国  清政府  笼统排外  反帝爱国  瓜分中国 即学即练 1.(2012·海南)1870年前后,湖南、江西、江苏、湖北、直隶等地教案频发。民间传言,“或称教堂拐骗人口,或称教堂挖眼剖心,或称教堂诱污妇女。”此类传言盛行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清政府允许传教士在华传教 B.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 C.普通民众受教育程度较低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答案 B 解析 教案的频发,民间传言的盛行,体现了民众与外国势力的矛盾加剧,故选B项;清政府允许传教士传教,不能体现中外矛盾,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现象不仅仅是民众素质低的缘故,故C项错误;1870年,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失败,与材料信息无关,故D项错误。 2.(2011·课标全国)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 )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答案 B 解析 1900年,清政府中央向列强宣战,南方地方实力派却与列强勾结,这在本质上表明了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A项错在“有效遏制”;地方实力派也未成为列强代理人,排除C项;刘坤一、张之洞等与列强的勾结是维护共同利益的需要,不能说明“分庭抗礼”,排除D项。 3.(2014·山东师大附中模拟题)“道光后期以来,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在西太后身上,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888118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