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扁杏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扁杏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某县大扁杏基地建设 (二)建设性质: 新建 (三)建设地点: 某县 (四)建设单位: 所属乡镇、村 (五)项目负责人: (六)技术负责人: (七)项目主管部门:某县林业局 二、项目总体方案 计划在本县建设10万亩大扁杏生产基地,其中利用本县山杏资源优势,实施山杏高枝嫁接大扁杏8万亩;栽植“优一”等新品种大扁杏2万亩,总投资3740万元。 三、项目建设期限 2010年-2019年,期限10年。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 一、项目区基本情况 某县位于陕西省北部,榆林市南缘,东邻绥德、南连清涧、西接横山、北至米脂,总土地面积2042平方公里,县辖10镇8乡,550个行政村,总人口30.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7.44万人,非农业人口2.99万人,总户数100206户,劳动力14万个,人口密度149人/平方公里,2008年人均纯收入2946元。 某县地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腹地,是典型的丘陵沟壑地貌,境内土壤多为黄绵土,海拔863米-1045米,共有大小山丘3325座,大小河流807条,大理河与淮宁河从境内中部及南部由西向东横穿而过。本县地跨中温带与暖温带之间的亚干旱区,具有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9.2℃,一月平均气温-9.9℃,七月份平均气温20.7℃,早霜于9月中旬,晚霜于5月底,平均无霜期14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613小时,年平均降水量为449.5mm,且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年平均风速1.6米/秒,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东南风。 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27.3万亩,有林地面60.4万亩,宜林地66.9万亩;耕地面积136.9万亩,农业人均耕地5亩,农作物播种面积61.53万亩,种植主要以玉米、高粱、糜谷、豆类、薯类为主,粮食总产量10万吨。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 自1999年以来,通过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三个百树”等各项林业重点工程,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显著提高,森林资源稳定增长,目前全县有山杏面积12.42万亩,涉及全县18个乡镇300多个行政村,以三川口镇最多,达1.19万亩,以周家硷最少,为0.4万亩。 由于受传统农业和农民自身文化素质的影响,在山杏的科学利用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距,管理粗放、技术落后、品质低劣,使得林地产出率极低,得到的经济效益微乎其微,严重阻碍了现代林业的发展,也极大的制约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因此,充分利用我县山杏资源优势,通过对山杏高枝嫁接、良种选育、早期丰产技术等措施,达到快速、高效、高产、优质的目的;我县现有宜林地66.9万亩,其中土层较厚适合大扁杏栽培的宜林地约30万亩,充分利用我县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大扁杏等新品种种植,逐年稳定增加种植面积,扩大大扁杏资源总量,建设大扁杏生产基地,是开发我县特色产业,扩大绿色食品产销量,挖掘林业产业经济新增长点的一项重要措施,对我县林业产业化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能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由于国际、国内对杏产品的大量需求,因此建设大扁杏生产基地,发展食用杏、仁用杏产业,将产品投入市场,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项目的建设不仅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捷径,也有利于引导某县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林农生产力布局,加快林业产业化进程,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指标同步提高。 (二)项目建设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后续产业的重要途径。 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开发我县现有山杏、土地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提高林产品的综合利用和转化增值水平,真正意义上解决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兑现到期后退耕户后续发展的现实问题,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有效途径。 (三)项目建设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项目建成后,可使现有的8万亩低产山杏林复壮恢复生机,新造的2万亩大扁杏,将使全县的森林覆盖率增加约1个百分点,这对建设“生态某、绿色某”有重要意义。而大扁杏因其根系发达,耐寒、耐旱等特点,在改善生态环境,特别是固结土壤、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方面具有其它树种不可比拟的作用。 三、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我县是大扁杏的优生区。 我县的土壤、气候、降水、光照等条件完全适应杏树的生长,对降雨量不到400毫米的陕北半干旱地区来说,大扁杏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经济林品种。大扁杏适应性强,具有抗寒、丰产、树体小等优点,能抵御-38℃的严寒,根系可达7-10米,侧根长可达树冠直径两倍以上,只要有350mm的降雨量就可完全满足其对水份的需要。即使达不到350mm,也能很好的生存;在干旱特别严重的地区,即使其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xiang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从事教育还有多年,在这和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