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Ⅲ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
Ⅲ.比色法测定食品蛋白质含量 一、方法的特点 与凯氏定氮法相比,用比色法测定生物材料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具有测定周期短、方便快捷的特点。此类方法是目前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比凯氏法要差些。 此外,本方法因对蛋白质在溶解性的要求而使其不具有通用性(“见方法的基本要求”)。 二、测定的依据和方法的种类 (一)方法的基本原理和依据 从生物遗传学角度看,同源蛋白质具有相同比例(或份额)的特征性基团,它们包括构成肽链的酰氨键、非α-氨基(碱性基团)、非末端竣基(酸性基团)和芳香族氨基酸等。随着蛋白质的含量的增加,其特征性基团的表现能力也随之呈现正相关的变化。因此,可以用通过凯氏定氮法已测定蛋白质含量的食品为标准样(称之与待测样具有同源蛋白质的标样),在其适合的条件下测定吸光度并制备标准吸收曲线。在相同条件下测同源的待测样品的光密度,然后从标准吸收曲线上查蛋白质的含量。 (二)方法的种类 比色法包括: 双缩脲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色素结合法 (三)比色法的基本要求 由于是用比色法测定蛋白质的含量,而比色法的测定液必须是真溶液,故要求采用此类方法的样品,其蛋白质是可溶的(对测试时使用的溶剂而言)。 在一般情况下,蛋白质的溶解是速度是比较低的,所以在进行样品预处理时应做剧烈振荡,从而使蛋白质充分地溶液于溶剂中。 要求用与待测样品具有同源蛋白质的标准制作标准曲线!! 三、各论 (一)双缩脲比色法 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能与硫酸铜结合成红紫色的络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肽键,与双缩脲结构相似,故能呈此反应。可以把此反应看作是蛋白质所特有反应。 本方法是测定蛋白质浓度常用的方法之一,操作简便迅速。但此法灵敏度较差。 本方法可用于牛乳、豆类、油料、谷类种子制品(如小麦粉)蛋白质的含量测定。对于其它种类食品,应用范围较小。 三、各论 (二)色素结合法 在蛋白质的侧链中,有许多酸性基团或碱性基团,它们可以使蛋白质的溶液呈现碱性或酸性;而且,它们还有吸附碱性色素或酸性色素能力,并与对应的色素生成“蛋白质-色素”的沉淀。据此,可用色素结合法对蛋白质用比色法作定量分析。 此法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的蛋白质定量分析方法,在日本用于色素结合法的染料(色素)已用50余种。 有的色素与蛋白质生成可溶性有色“色素-蛋白质结合物,如考马斯亮蓝G-250色素结合法。 三、各论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 紫外线吸收光谱法是直接测定芳香族氨基酸对红外线吸收光谱(酪氨酸和色氨酸的最大吸收峰为280纳米)及肽键对红外线吸收光谱(肽键的最大吸收峰为190纳米)来测定蛋白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应用] 可用于测定牛乳、小麦面粉、豆类、蛋黄及肉制品中的蛋白质含量。 三、紫外分光光度法[牛乳实例] 1.试剂 95~97%醋酸溶液。 2.样品测定操作 准确吸取牛乳0.3ml置于25ml比色管中,以95~97%醋酸溶液定容。摇动1分钟,于280纳米处测定其光密度。 3.标准曲线的制备 准确吸取(已用凯氏定氮法测得蛋白质含量的)标准牛乳0.1、0.2、0.3、0.4、0.5ml分别置于25ml比色管中,以97%醋酸溶液定容,其余同样品测定操作。 以标准样的加入量为横坐标、对应的光密度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四、关于同源样品 某种牛奶 其单位重量的蛋白质有芳香族氨基酸10个,含有1%蛋白质的奶液对其特征性的紫外光的吸收强度为0.2。那么,含有X%蛋白质的奶液对特征性的UV的吸收强度为: AX牛 = K牛C牛= 0.2X 某种羊奶 其单位重量的蛋白质有芳香族氨基酸20个,含有1%蛋白质的奶液对其特征性的紫外光的吸收强度为0.4。那么,含有X%蛋白质的奶液对特征性的UV的吸收强度为: AX羊 = K羊C牛= 0.4X 结论: 不同源(物种)蛋白质的特征性基团的相对量是不同的,校准样不能通用。 END Esc 谢谢观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SrDNA序列关键位点的信息论分析-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PDF
- SV波入射下河谷地形地震动分布特征分析-岩土力学.PDF
- SV波入射情况下V型河谷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分析-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PDF
- SWAT模型在药乡小流域的径流模拟研究TheRunoff-山东农业大学.PDF
- SY5000系列变频器简明操作指引.PDF
- S冷CsRydberg原子的动力化-物理学报.PDF
- S靠背轮加装及低压缸改造-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PPT
- TCL王牌PDP4226SX等离子彩电调试说明.PDF
- TableofContent-Lenovo服务网站-联想.PDF
- TeO一AIF3氟碲酸盐玻璃的性质和结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