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远古时代(原始社会).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中国史的前提 第一章远古时代(原始社会) 第一章远古时代(原始社会) 一、中国的远古人类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许多遗址中都发现了陶窑的遗迹。仰韶文化以在陶器上绘有各种几何图形与动植物图形(如奔鹿、飞鸟、游鱼、人面等等)而著名,被称为“彩陶文化”。而河姆渡的陶器,因原料陶土中掺有碎草稻壳等有机物,烧制后呈黑褐色,称为“夹炭黑陶”。 在陶器制作技术上,从捏胚到烧制,人们不断进步。最早制造陶器的方法是直接用手捏制,后来出现了“贴塑法”(把泥做成片状,然后根据器形要求一快一快贴塑而成),再后俩又有了“泥条盘筑法”。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段,又发明了在陶车上制造陶器的方法。最早的陶器烧制是在露天用柴草烧至覆盖而成的(因为氧化所以呈现红色),后来又出现了专门的陶窑。 制陶业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储存液体,也有了用来煮熟食物的器具,是人类与自然界作斗争的一项伟大发明。 4、房屋建筑的发展 南方地区,多为干栏式建筑。北方,在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是挖在地下的半地穴式建筑,其上覆盖茅草屋顶; 到了新石器时代中期,一般建筑都已经建于地面之上,单个的房屋建筑比较考究,屋顶一般为圆锥或人字坡形,墙体为“木骨泥墙”,室内地面多经过加工、夯打,有的铺有白灰面,与今天的100号水泥相当。除了单体建筑外,还出现了连体建筑。仰韶时代后期的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的长屋,有49间,是迄今为止我国史前分间最多,最长的房屋遗址。 在房屋设计功能上,不仅有工人们日常居住的房屋,还有了面积较大的供议事和举行缴交活动的“大房子”,房屋已不单纯是人们居住的物质场所,开始成为了人们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的新空间。 5、刻画符号——文字的滥觞 在仰韶时代的许多陶器上,发现了大量刻画符号。已经具有了记事和传达信息的功能。有些符号与后来的甲骨文相同。不少学者认为,这是中国文字的滥觞。 (三)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公社制度之下,开始出现了具有家庭性质的小型社会组织——家庭和家族,并逐渐开始成为氏族的基本细胞。当然,整个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原始共产的同财共居制度仍然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生产生活方式。家庭和家族并不具备独立的意义。 在母系氏族公社的全盛时期,每个氏族成员都聚居在—起,形成一个定居的村落。每个氏族都有自己的首领,负责处理氏族内部与外部的事务。氏族首领一般由年老的妇女担任,经民主选举产生,没有什么特权。所有的氏族成员在共同的土地上共同劳动,互相协作。当时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每个氏族成员除了从集体中获得维持艰苦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剩余,当时没有私有观念,贫富分化也没有产生。 在母系氏族公社逐步发展中,—切亲属之间的通婚更加严格地被禁止,族外群婚制也逐渐被不稳定的对偶婚所替代,群婚开始向偶婚过渡。这种对偶婚组成的家庭,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婚姻关系,是不很稳定与牢固的,所以还不会使人产生家庭经济的意识。 三、父系氏族公社和原始社会的解体 (一)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大约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的众多氏族部落,先后转化为父系氏族公社,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新石器时代的后期。 1、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 我国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已经有大量发现,遍布各地。主要有: (1)龙山文化。龙山文化是1982年首先发现于山东章丘县龙山镇而得名,遗址遍布山东、河南、陕西、山西南部、江苏和安徽北部、河北、辽宁各地(总体上讲就是黄河中下游)比仰韶文化分布更广阔。年代距今天约5000-4000年。 1、父系氏族公社的遗存 (2)齐家文化。分布于黄河上游,由马家窑文化发展而来。年代距今约4100-3600年。 (3)屈家岭文化。分布于秦岭以南的江汉地区,既受仰韶文化影响,又承袭了大溪文化的主要因素。后又发展为清龙泉三期文化,距今约4400年。 (4)长江下游,有著名的两渚(zhu)文化。其年代距今5000-3700年。 此外在华南地区等包括台湾在内的东汉沿海以及岛屿也有相应发现。 2、社会经济与生活 我国先民自进入父系氏族公社时期,在考古上也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其社会经济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大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我国的远古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人们已经知道使用铜。从这一时期到夏代以前,我国的先民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但由于这一时代,铜器始终没有占据重要地位,所以我国学术界仍然把它归入新石器时代晚期。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1)农业,这一时期的农业有较大发展。 第一,生产工具与耕作技术不断改进,农业发展的速度较快,耜耕技术提高。已使用—种大型的磨光石斧,使开荒时砍伐树木的效率提高。在北方,耒得到了广泛应用,南方则出现了犁耕。犁耕标志着中国古代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二,家畜饲养得到进一步发展,门类齐全,六畜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独角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本人有良好思想品德,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