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小区定位监测工作总结(醴陵).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0年小区定位监测工作总结(醴陵)

2010年醴陵市土壤地力小区定位监测工作总结 醴陵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二○一○年十二月 为进一步掌握稻田土壤肥力状况和土壤养分变化动态及施肥效益,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和保持土壤肥力,在新时期为科学指导农民施肥提供可靠依据,我站在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的统一安排和精心指导下,自2002年起开始承担“麻沙泥田小区定位监测”任务。现2010年监测研究结果汇报总结如下: 1、基本情况 1.1监测点位置 该点位于醴陵市板杉乡红光村二房组,丘名正谷丘,系该组农户刘正年承包的责任田。面积2.0亩,地处冲垄中下部,位于东经113°24′40.4″北纬27°41′9.4″,海拔高度55米,该点是省级土壤监测点。 1.2 土壤性质 土壤由花岗岩发育而成,为麻沙泥土种,肥力中等偏上,耕层深度13㎝,常年地下水位60㎝,代表当地耕地面积的70%,原常年产量早晚两季稻谷800kg/667㎡左右。 1.3 天气情况 今年5-9 月份生长期气候条件良好,日平均气温 26.56℃,较去年同期低0.36℃;日照总时数894h,较去年同期短128.8h;降水量1125.6㎜,较去年同期多438.6㎜。 2、试验设计与实施 2.1 试验设计 严格按照《土壤监测技术规程》的要求,定位监测点试验小区面积66.7㎡(长10m,宽6.67m),共6个小区。小区之间用现浇间隔深入耕作层40cm,田面以上用红砖水泥作田埂,田埂高出地面40cm,宽30cm,小区定位监测田的各小区排灌分家,设置有单独进、排水口,进水口安装水表,以准确计量每次小区灌水量。 试验区分设六个处理,即:①不施肥区;②配方肥区;③单质化肥区;④30%有机肥区;⑤60%有机肥区;⑥100%秸秆还田区。 试验期间,各处理区除施肥水平不同外,其它栽培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并详细记载田间作业情况、测定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分小区取土样(交省农科院土肥所测定)。 2.2 试验作物及品种:早稻“湘早籼31号 ”;晚稻“贑晚籼30号”。 2.3 施肥量:(详见表1)。 2.4 耕作制度和栽培技术 试验采用稻-稻-冬闲耕作制度。早、晚稻均实行浅水湿润灌溉,及时防治病虫害(见农事操作记载表)。 3、结果与分析 3.1 早稻 3.1.1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见表2) 早稻于3月24日播种, 7月13日成熟收割,全生育期111 天。 表1 不同处理早、晚稻施肥量 (单位:kg/667m2) 施肥水平 处 理 碳 铵 配方肥 尿 素 过磷 酸钙 氯化 钾 猪粪 尿 稻 草 合 计 N P K 早 稻 不施肥区 配方肥区 30 9.0 4 8.9 1.8 6.0 习惯施肥区 40 4.5 25 10 8.9 1.3 6.0 30%有机肥区 40 500 8.8 3.7 6.9 60%有机肥区 25 1000 8.8 4.2 7.3 秸秆还田区 32 400 8.8 2.4 11.4 晚 稻 不施肥区 配方肥区 40 9.0 5.0 10.5 2.4 7.8 习惯施肥区 50 5 20.0 13.0 10.8 2.4 7.8 30%有机肥区 40 1.6 2.5 700 10.5 4.3 7.8 60%有机肥区 25 1400 10.7 5.3 9.0 秸秆还田区 25 6.5 400 10.6 2.0 10.6 养分含量计算标准:①碳铵N17%;②早稻配方肥N16%,P2O56%,K2O12%,晚稻配方肥N16%,P2O56%,K2O12%;③尿素N46%;④过磷酸钙P2O512%;⑤氯化钾K2O60%;⑥猪粪尿N0.48%,P2O50.27%,K2O0.43%;⑦稻草N0.91%,P2O50.13%,K2O1.89%。 表2 不同施肥处理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项目 处 理 籽粒产量 秸秆产量 生物产量 产量 (㎏/亩) 增产率 (%) 产量 (㎏/亩) 增产率 (%) 产量 (㎏/亩) 增产率 (%) 1 174.7 ∕ 190.5 ∕ 365.2 ∕ 2 421.5 141.27 365 91.6 786.5 115.36 3 344.9 97.42 326.5 71.39 671.4 83.84 4 404 131.25 356 86.88 760 108.11 5 416 138.12 358.5 88.19 774.5 112.08 6 423 142.13 368 93.18 791 116.59 由表2可知,早稻无论是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均以处理6最高(100%秸秆还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