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全册习题1.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年级科学全册习题1

小学三年级科学复习题 第一、二、三单元 一、填空: 1.1831年,( 达尔文)登上“贝格尔”号军舰,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环球考察。 2.经过( 5 )年的环球考查,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3.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于1859年11月写成了科学巨著(《 物种起源 》 ),提出了( 生物进化论 )。 4.不要忘了带上纸和笔,随时记录自己的(发现 )或(问题 )。 5.土壤有三类(砂质土)(黏质土)和( 壤土 )。 6.砂质土含砂较多,(黏质土)含黏土较多,(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 7.土壤散开了,不能成团是(砂质土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黏质土), 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 壤土)。 8.早在( 宋代 ),我国就有了无土栽培的尝试。 9.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这种营养液可以代替土壤向作物提供养分,使作物正常生长。) 10.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 )的基础。 11.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使用(肥料 )来改良土壤。 12.他们把野草割来(焚烧)或是(用水沤),让它腐烂后变成肥料,改良土壤。 13.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 土壤 )是可以改良的,不同的( 土壤 )要采用不同的改良措施。 14.(土壤 )是地球陆地表面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16.(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但是,在许多地方它正受到人为的破坏。 17.我国古代早已认识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 ),不同的土壤要采用(不同 )的改良措施。 18.(无土栽培)是指不用土壤栽培蔬菜等作物,而是直接给作物提供(营养液)。 19. 2000多年前,我们春秋战国时期的著作( 管子 )中描述了不同土壤的颜色、黏度、含砂量等特性,还记录了各种土壤在不同地区所适宜种植的植物。 20、观察的基本方法:(看 、摸 、闻 、听 、尝 )。 顺口溜:眼耳鼻舌手,人人身上有,帮我认东西,是我好朋友。 21、观察的基本过程:(观察 、记录 、提出问题 )(初步猜想、解释)。 22、达尔文寻宝的过程:认真观察----了解记录----采集标本----整理资料----分析研究。 23、我们把宝贝分为动物 、植物 和其他物品三类。 24、我们把宝贝分为动物 、植物 和其他物品三类。 25、李时珍 ,明代医学家和药学家,经27年 著成《本草纲目》,该书是我国药物学的宝贵遗产,对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6、李时珍认识了上千种植物,在《本草纲目》里还给植物进行了分类。 27、世界上单朵最大的花是霸王花。 28、自然界中的动物种类很多,大约有150万 种。 29、蚯蚓适宜生活在阴暗 、潮湿 的地方。 30、砂质土:含砂较多。颗粒大,渗水快,保水性差,透气性好。 黏质土:含黏土较多。颗粒小,渗水慢,保水性好,透气性差。 壤土:含砂和黏土的量差不多。颗粒居中,渗水居中,保水性居中,透气性居中。 鉴别土壤的方法(手捏法)土壤散开不能成团的是砂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 32、土壤成分有:小石子、泥土、沙、腐烂物、水等。 33、分离土壤的方法:沉淀法、筛选法、挑拣法。 34指南车 诞生于西汉初期 ,有2000多年 的历史了,它总会指向南方 34、证明土壤是否有空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土壤放进水中,看有没有气泡冒出来。 第四单元 ?1.水是一种( 无色 )( 无味 )透明的( 液体 )。 2.水( 有 )一定的体积,没有一定的( 形状 )。 3.测水的体积用( 量筒 )或( 量杯 )。 4.早在公元前( 1 )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 5.水磨对长时间从事(碾米 )劳动的人们来说,是一个大大节省劳力的装置。 6.加快溶解的方法有(加温 )(搅拌)(切碎 )。 7. ( 水 )把大自然装扮得更加美丽。 8.( 水 )使大自然变得生机勃勃。 9.地球可供利用的(淡水)是非常有限的,我们要(节约用水 )。 10.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就出现了(水磨 )。 11.物体在水中有的( 浮 ),有的( 沉 )。 12.使用量筒时,要轻拿轻放,读数时视线要与(水面 )齐平。 13.物体在水中会受到水向上托的力,这就是水的(浮力 )作用。 14.量筒上的单位是( 毫升),用符号( mL )表示 15、地球上的咸水约占(97%)淡水约占(3%)。如果把地球的总水量平均分成100份,海水大约占97份,在不足3份的淡水中,冰又占去了2份,可利用的淡水还不到1份。 16.自然界中原本就有水的地方,统称为自然水域。 17.地球表面上水比陆地多。 第五单元 1.空气是一种( 无色、无味、透明)( 会流动)的气体。 2.空气( 有 )一定的体积,( 没有)一定的形状。 3.因为空气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