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docVIP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准噶尔盆地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简述 1 油气勘探概况 准噶尔盆地位于新疆境内,天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之间,平面形态南宽北窄,略呈三角形,面积约131794km2。 准噶尔盆地的油气勘探大致可以分为5个阶段。 1)1909~1949年起步阶段。1909年,新疆商务总局从苏联购进了一座挖油机,在独山子开掘油井,标志着新疆石油工业的开始。1935年,新疆地方政府与苏联合作,组成了独山子石油考查厂,对独山子地区的石油进行了地质调查和钻探。1936年10月,建立了独山子炼油厂。1941~1942年,是独山子油田开采的旺盛时期,开始在背斜南翼钻中深井,到1947年,年产原油1391t。1942~1950年累计采原油11497t。 2)1950~1960年突破阶段。1949年,新中国诞生,开始了新疆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纪元。1950~1954年,主要是集中力量勘探开发独山子油田,查明了上第三系褐色层及下第三系下绿色层的含油性,使原油年产量达到(4~5)×104t。 1955~1956年,发现了克拉玛依油田,之后继续进行地质调查和地球物理勘探,同时钻探工作迅速发展,在克拉玛依~乌尔禾探区长130km、宽30km的范围内,部署了十条钻井大剖面,迅速地查明了克拉玛依大油田的范围,并发现了百口泉、乌尔禾、红山嘴及齐古油田。同时还在盆地其它地区钻探了9口参数井和探井。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由239×104t增加到24000×104t,原油年产量由3.29×104t增加到163.84×104t。 1950~1960年,累积产原油335×104t,其中1966年生产原油166×104t,占全国总量的1/3。 3)1961~1977年调整阶段。由于勘探力量调出,盆地内勘探工作量急剧减少,其中5年未开展地震工作,主要围绕克拉玛依油区开展评价工作,于1965年3月首次在二叠系发现工业油气流。盆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增加到32000×104t,原油年产量达到301×104t。累产原油2693×104t,其中1977年生产原油303×104t。 4)1978~1989年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勘探手段和技术大为提高,勘探工作量剧增,油区勘探开拓了逆掩断裂带找油的新领域,发现了乌尔禾、夏子街、车排子、风城、火烧山等油田,扩大了百口泉、克拉玛依、红山嘴油田。累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2635×104t,累产原油5524×104t,1989年原油年产量为629×104t。 5)1990年起加快阶段。勘探进入沙漠区,腹部、东部勘探取得了重大突破,腹部发现了石西、石南、莫北、陆梁及莫索湾油气田,东部发现了北三台、三台、甘河、沙南油田及整装沙漠油田——彩南油田,南缘勘探取得历史性突破,发现了呼图壁气田、卡因迪克油田、霍尔果斯油气田,西北缘斜坡区发现了五区南油气藏、玛北油田、中拐侏罗系油气藏。 这一时期,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68455×104t,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582×108m3,新建百万吨级油田3个,累产原油9142×104t,2003年生产原油1060×104t、天然气22.1×108m3。 截止到2003年底,共完成探井2570口,总进尺4994700m;完成二维地震118615km,测网密度达到3km×5km;完成三维地震99块23674km2。 盆地石油资源总量为85.87×108t,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7.5142×108t,资源探明率20.4%;盆地天然气资源总量2.1×1012m3,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728.41×108m3,探明率3.47%。油气的综合探明率17.5%,不到20%,而且钻探程度较低,每10km2还不到1口井。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还处于早中期,油气勘探潜力巨大,领域广阔。 2 构造特征简述 2.1 盆地基底结构 根据航磁等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准噶尔盆地具有双基底结构:下部为前寒武纪结晶基底,上部为晚海西期(泥盆~早中石炭世)的褶皱基底。 根据航磁资料,盆地地壳有两个磁性界面,上面一个界面在盆地边缘地区的平均厚度为5~8km,下面一个界面平均深度为16km,两者之间的地层厚达10km。从现有资料看,上面的界面相当于上古生界中磁性地层的顶面,在盆地南缘的北天山凹陷区,钻井资料与地面露头已证实为晚海西期褶皱基底,下面那个界面所反映的地层当然要比上古生界老得多。从准噶尔盆地及其周边岩石的磁性来看,泥盆系以下的古生界及上元古界磁性都比较弱,难以形成磁性界面,只有比它们更老的太古界及下元古界磁性比较强,可以形成磁性界面。所以将深达16km的那一个磁性界面作为太古界及下元古界(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的顶面。 盆地的这种双基底结构反映了前盆地阶段准噶尔地区在古生代极为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和稳定体制向活性体制的转化。经历了加里东和早中海西两个时期,准噶尔由稳定路块

文档评论(0)

shenlan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