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和大学生谈学习方法-上海大学
钱伟长学院学生素养训练阅读材料1
和大学生谈学习方法
钱伟长
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每个人的认识不尽一样,是教育界长期以来有争论
的一个问题。我讲的是自己的一些经验,以及我所熟悉的一些人的经验。
一、 不要死记硬背。
孔夫子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学而不思则罔”。指学习的时候要思考相关的问
题,不边学习边思索,会什么也学不到。这是一句很有名的话,可是常常被很多人
忘了。
清朝“扬州八怪”之一,书法、画和诗 “三绝”的著名学者郑板桥,在山东潍县做
县官时,发现一个十五岁左右的贫穷青年,天资很好,过目不忘,很多东西念过一、
两遍,就可以准确背诵出来。可是郑板桥提个相关的问题,这个青年人支支吾吾地
回答不清楚。又提出第二个问题,这个青年更是答不上来。他发现这个青年人完全
是在靠记忆进行学习。郑板桥就给他讲了“学而不思则罔”的道理,告诉他,学习一
定要思考,不能靠背诵,不然是不会有出息的。后来这个青年人完全放弃了过去死
记硬背的念书方法,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在乾隆中叶,考上了状元。这个故事说明,
青年人不但要用功学习,而且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 ,要勤于思考,多想问题,不要
靠死记硬背。这样,一辈子才会不断进步,永远向上。
我们现行的高考制度,考题都是有范围的,而且还有温书的重点,这实际上就
是让你去背,鼓励学生去背书。小学毕业考初中,初中毕业考高中,考的成绩能拿
到多少分,就能进重点中学,在这个分数线以下就只能进一般的中学。大家为争取
进重点中学,只好死背,中、小学生都是靠背书过日子。这些背下来的东西有什么
用呢?我说一点用处也没有!
在你们这些大学生中,有很多是高分考进大学的。可是进校以后,我们发现其
中不少人是高分低能。在中学时靠背书过日子,大学的书太厚了,背不下来了,他
的学习必然感到很困难,觉得很不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我听说很多大学里都有那
么一批学生神经衰弱,睡不着觉。这就是上大学后,仍然采取中学时死记硬背的学
习方法而产生的后果。
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亲身体会。我小时候也很能背书,我背过很多老书。
孔老夫子的“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我背过不知多少遍,可是我却从来没有去好好
想一想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进入高中后,可头痛了。特别是数学,歪歪扭扭
没法子背。因此,我的数学成绩很差。至于物理,背下来也没用,因为背下来后,
1
钱伟长学院学生素养训练阅读材料1
做习题还是不会做。有人教我一个办法,说中学物理很容易,一共十三个公式 ,每
个公式有三个变量,两个已知数,求第三个未知数,不是乘就是除,没有别的。但
我还是没弄懂,因为我往往搞不清楚该哪个乘,哪个除。后来我发现,这是在用另
一种办法死记硬背,把公式背熟后照套。所以背书是没有用的,一定要懂得它的意
思。
我改造自己的学习方法,是从进入大学后开始的。我考进清华大学以后,发现
教科书确实太厚了,而且当时所有的教科书都是外文的,我的外文不行,想背也背
不下来。没办法,我就只好想办法弄懂它。开始的确很吃力,非常累,很多地方不
懂。加上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因而学起来很困难。当时,吴有训老师(解放后当了
中国科学院的副院长)教我们的普通物理课,他讲课很有意思,从来不拿讲义在那
儿念照本宣科,而是引导学生动脑筋,不断地跟着他在课堂上思考问题。例如,他
讲什么是质量?他先讲质量这个概念 ,从前人们怎么认识,后来怎么认识,为什么
会产生质量这个概念 ?再进一步讲人们如何根据伽利略的实验,证明了质量是独立
存在的一个东西,在概念上有了飞跃,以后就有了牛顿三定律等等。最后,再讲现
在质量怎么量,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怎样一个地位,量的时候用什么单位等等。一堂
课讲下来,从头到尾,清清楚楚。他讲的这些,教科书上都没有,教科书上有个定
义,但定义他却讲得很少。他给他的课指定了三、四本书,讲完以后,他叫你去看
哪本书,从第几页到第几页,这一段看这一本,那一段又看那一本,都让你自己去
看。还有很多东西,他根本不讲,要你自己去看,照样纳入考试范围。我开始很不
习惯,但后来我慢慢习惯了,觉得这是我一辈子听到的讲课中最精彩的一门课,他
对我学会用思考的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