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选矿技术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选矿技术基础

选矿概论;我国铁矿选矿技术的进展;铁矿选矿技术的进展 ;;鞍山调军台选矿厂 该选厂所处理的矿石为齐大山铁矿矿石。齐大山铁矿属于鞍山式沉积变质矿床,地表及浅部为氧化矿,氧化程度较深。目前,供选矿厂的矿石属于由氧化矿向半氧化矿过渡的混合矿石。 调军台选矿厂于1998年建成投产,设计规模900万t/a,采用三段破碎(粗破碎在矿山),两段连续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流程。选矿厂铁精矿采用浆体管道输送至鞍钢厂区,输送距离20km。 自80年代以来,为解决齐大山贫赤铁矿选矿技术难题,国内许多科研、设计、大专院校等单位参与了实验研究和技术攻关,进行了多种流程方案和不同规模的实验研究(包括工业试验),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方案比较确定采用连续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流程。流程的主要特点是:;——连续磨矿,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流程结构合理、紧凑,对矿石性质变化的适应性较强,生产稳定,操作管理较为方便。 ——弱磁-强磁作业既能提高浮选给矿品位,抛掉大量尾矿,并具有良好的脱泥效果,为后续的浮选作业创造较好条件。 ——首次将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应用于大工业生产,阴离子反浮选对矿泥的适应性强,泡沫脆,流动性好,分选效果好,操作稳定。 ——由于采用连续磨矿,并最终精矿全部为阴离子反浮选精矿,因此精矿粒度较细(-200目90%~95%),矿浆碱度高(pH10~11),这对于精矿长距离管道输送十分有利。这样的精矿也适合做球团矿的原料。;鞍钢齐大山选矿厂 齐大山选矿厂于1970年建成投产,经多次改造形成了原矿经粗、中破碎和筛分,分成块矿(75~20mm)和粉矿(20~0mm)后,分别处理的流程。块矿采用竖炉焙烧-磁选流程;粉矿采用阶段磨矿,粗细粒分选,重选-磁选-酸性正浮选流程。选矿厂虽然经过多次改造,工艺指标有所改善,但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次改造前的2000年全厂平均指标为:精矿品位TFe63.51%,SiO2含量8%左右,铁回收率75.6% 2000~2001年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均采用了阶段磨矿,粗细粒分选,重选-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流程 。该流程主要特点是:; ——采用粗细粒分选工艺,实现了窄级别入选,充分满足选别设备要求的适宜粒度范围,有利于提高其选别效果。 ——粗粒选别采用重选-磁选工艺,可获得最终精矿和最终尾矿,只有少量中矿进入再磨,减少再磨机台数。 ——由于大部分矿量进入加工费较低的粗粒选别作业,并获得最终精矿,降低了精矿成本。 ——细粒选别采用弱磁-强磁-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其中强磁作业起到抛尾和脱泥的双重作用,为下面的浮选作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采用阴离子反浮选工艺,其捕收剂选择性好,捕收能力强,对矿石性质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分选效果好,操作稳定。 ——由于取消了竖炉焙烧工艺,能耗大幅度降低,费用降低48.9%。;调军台和齐大山两个选矿厂所采用的工艺流程有所不同,各有其特点,又适应各自的具体条件。生产实践证明,两种流程的应用是成功的,并取得明显的技术经济效果。 鞍钢齐大山贫赤铁矿选矿工艺研究成果彻底结束了采用焙烧-磁选工艺处理鞍山式赤铁矿的历史,实现了我国赤铁矿选矿技术的重大突破,使我国赤铁矿选矿技术进入一个新阶段。调军台和齐大山两个选矿厂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矿山的建设和改造提供了范例,目前,已有一些类似矿山借鉴两选厂的经验进行改造或建设,如鞍钢东鞍山选矿厂、弓长岭新建赤铁矿选矿厂、唐钢司家营铁矿选矿厂、河南舞阳铁矿选矿厂(二期)等。;鞍钢东鞍山选矿厂等 东鞍山选矿厂自1958年投产以来,一直采用两段连续磨矿,单一碱性正浮选工艺流程,选矿指标较差。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矿山开采深部矿石,其嵌布粒度更细,矿物组成变化更加复杂,选矿厂精矿品位呈下降趋势。2002年选矿指标为:原矿品位32.85%,精矿品位60.16%,尾矿品位15.06%,回收率72.23%。 自2001年,借鉴齐大山选矿厂流程改造经验相继进行了小型试验、连选试验和工业试验,并在此基础上对选矿厂进行全面改造。工艺流程为连续磨矿、中矿再磨、重选-强磁-阴离子反浮选。改造后的主要指标:原矿品位32%左右,精矿品位64.5%左右,尾矿品位16.5%左右,回收率65%左右。 改造后精矿品位有较大提高,从60%提高到64.5%。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尾矿品位偏高,回收率偏低,有待于强化研究,采取措施,提高回收率指标。;鞍钢弓长岭选矿厂 二选车间于1976年建成投产,原设计处理弓长岭铁矿贫赤铁矿。流程为磁选-重选联合流程,后改为连续磨矿,弱磁选-细筛-分级重选以及阶段磨矿,强磁选-重选两种流程。长期以来选矿工艺指标不佳(以1995年为例,原矿品位29.27%,精矿品位63.26%,尾矿品位17.00%,回收率57.32%),精矿成本高(1995年接近400元/t)。为此,弓长岭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