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三——以果溯因法(之二).ppt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三——以果溯因法(之二).ppt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三——以果溯因法(之二)

2014届高三作文训练(5) 新材料作文审题法之三——以果溯因法(之二) * * 一、高考题回放 2006年全国高考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1)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它们都有哪些行为? 这则材料中主要描写三个对象:乌鸦、牧羊人、小孩。 乌鸦的行为: 牧羊人的行为: 孩子的行为: 模仿老鹰抓小羊,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对乌鸦的行为进行了评价,说它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 也是对乌鸦的行为进行评价,说它是一只挺可爱的鸟。 (3)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是她的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 (4)“身子太轻了,爪子又被羊毛缠住了”这只是乌鸦被抓住的表面原因,透过这个现象,我们分析乌鸦被抓住深层的原因是什么?换句话说同样是抓小羊,老鹰抓小羊为什么不被抓,而乌鸦却被抓住了? 因为老鹰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翅膀,快速的飞翔速度, 而这一切乌鸦都不具备,但他却盲目(机械)地模仿、照搬, 而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这是造成它被抓住的本质原因。 (5)面对乌鸦的这一行为和结果,牧羊人和孩子分别作出了评价, 从这个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二人对乌鸦的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肯定,肯定了什么?否定,否定了什么? 牧羊人: 否定。否定的是乌鸦不考虑自身条件,盲目模仿的行为。 孩子: 肯定。肯定的是乌鸦的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的精神。 (6)你怎样看待乌鸦的行为?你认为乌鸦的模仿是对还是错?请具体说明理由。 (7)分析,我们分别从乌鸦、牧羊人、孩子这三个角度去立意,可以提出怎样的观点? ①知人难,知己更难;②要考虑自身条件(要量力而行); ③摆正自己的位置;④要有自知之明;⑤盲目模仿与科学定位; ⑥要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拼命追求理想。  (8)总结:  回头看看,我们刚才是通过哪些步骤,运用那些方法来确定这些立意的: 首先,我们抓住(寻找)材料中描写的主要对象,确定了立意的角度有三个:乌鸦、牧羊人、孩子(一般说来,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个人物,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立意);其次我们抓住了能够表明描写对象思想倾向的语句,运用由结果追溯原因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材料,从中“悟”出道理,确定立意。这正是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二、牛刀小试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据说,在东南沿海一带,渔民在捕到螃蟹后,将螃蟹放进一个上小肚大的竹篓里面,第一只螃蟹放进去时,渔夫就用重物将口封住,当第二只、第三只放进去后,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因为,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如此下去,即使篓口没有盖盖子,但也没有一只蟹能够爬出去。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分析】 1、我们先关注螃蟹的情况: 第一只螃蟹能爬出去,第二只、第三只进去后,就都爬不出去。 第一只即将爬出篓口的螃蟹,会被第二只、第三只螃蟹拉到篓底。 第二只、第三只螃蟹这一举动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说呢? 大家同处于困境时,别人想法快要冲出困境时,你却想法破坏人家,这是一种极度的狭隘心理,是自私的表现,是嫉妒的翻版。为什么你不去助他一臂之力呢?为什么你只顾自己,不和他合作呢?为什么你们不能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呢? 从螃蟹的角度立意: (1)“团结决定成功,分裂注定失败” (2)“合作” (3)“互助 ” (4)“我们不能自私” (5)“我们不要嫉妒” 2、我们再关注渔夫的情况: 渔夫开始用重物将口封住,后来渔夫就不再盖重物了。这一举动省力,挺好!但为什么他就能这样呢? 原因是他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是个有心人。 从渔夫的角度立意: (1)“成功源于对生活的观察” (2)“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3)“生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