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 总(16.6.3
****项目工程
施工总承包一标段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批准:
校核:
编制:
编制单位:********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
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1
一、编制依据 1
二、工程概况 1
三、主体工程 1
3.1 模板工程 1
3.2 钢筋工程 3
3.3 混凝土工程 5
3.4 砖砌体工程 6
四、装饰工程 8
4.1 一般抹灰工程 8
4.2涂料工程 10
4.3地面工程 12
4.4门窗工程 16
五、 屋面防水工程 17
5.1防水基层 17
5.2 卷材防水工程 18
5.3 涂膜防水工程 20
5.4 刚性防水工程 21
六、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 22
6.1 室内给水(消防)管道安装 22
6.2 室内排水管道安装 24
七、建筑电气安装工程 27
7.1 线路敷设 27
7.2 硬母线安装工程 30
7.3 电气器具、设备的安装 31
7.4 防雷及接地工程 32
7.5 火灾报警工程 34
八、通风与空调工程 35
8.1 风管及部件制作 35
8.2 风管及部件安装 37
九、 电梯安装工程 39
9.1 机房设备安装 39
9.2 井道 41
9.3 层门、轿箱安装 42
9.4 导轨安装 44
9.6 电梯安全装置 46
十 47
10.1桩身质量差 47
10.2桩身偏移过大 48
10.3 桩身质量常见缺陷 49
10.4 止水失效 50
10.5降水效果不好 51
10.6混凝土墙裂缝漏水 52
质量通病和防治措施
一、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4、《建设工程施工合同》
5、《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300-2002
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50204-2002
7、《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规范》
8、《住宅工程防渗漏技术规程》
9、《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0-2002
二、工程概况
****项目工程,东临保1#栋建筑面积22615.68 m2,共33层;2#栋建筑面积20650.4 m2,共42层;3#栋建筑面积7666 m2,共3层;幼儿园建筑面积1930 m2,共3层;地下室为2层。
(1)基础模板缺陷
【现象】
1)条形基础模板长度方向上口不直,宽度不一。
2)杯形基础中心线位置不准,芯模在浇筑混凝土时上浮或侧向偏移,芯模难拆除。
3)上阶侧模下口陷入混凝土内,拆模后产生“烂脖子”。
4)侧向胀模、松动、脱落。
【治理】
1)条形基础支模时,应通长拉线并挂线找准,以保证模板上口垂直。上口应定位,以控制条形基础上口宽度。
2)杯形基础支模前,应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按图弹出基础四面边线并进行复核,用水平仪测定标高,依线支设模板。木芯模要刨光直拼,芯模侧板应包底板。底板应钻孔以便排气,芯模外壳应涂刷脱模剂,上口要临时遮盖。采用组合钢模板时,应按照杯口底尺寸选用,在四边模中间通过楔板用M12螺栓连接、拧紧,组合成杯口模板。内侧设一道水平支撑以增加刚度。防止浇注混凝土时芯模位移。采用芯模无底板施工时,杯口底面标高应比设计标高低20~50mm,拆模后立即将浇捣时翻上的混凝土找平至柱底标高。
3)上阶侧模应支承在预先设置的钢筋支架或预制混凝土垫块上,并支撑牢靠,使侧模高度保持一致。不允许将脚手板直接搁置在模板上。从侧模下口溢出来的混凝土应及时铲平至侧模下口,防止侧模下口被混凝土卡牢,拆模时造成混凝土的缺陷。
4)侧模中部应设置斜撑,下部应用台楞固定。支承在土坑边上的支撑应垫木板,扩大接触面。浇注混凝土前须复查模板和支撑,浇注混凝土时,应沿模板四周均衡浇捣。混凝土呈塑性状态时,忌用操作工具在模板外侧拍打,以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
(2)柱模板缺陷
【现象】
1)模板位移。
2)倾斜、扭曲。
3)胀模、鼓肚、漏浆。
【治理】
1)支模前应先校正钢筋位置,弹线时对成排柱子的位置应找中、规方。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经校直、复核后,拉通柱顶基准线,依线按序立各个柱模。在柱模底部应设定位盘和垫木,以保证柱底位置准确。柱距较小时,柱间采用剪刀撑和水平撑;大柱距则应单独设置四面斜撑,以保证各柱模位置准确。
2)柱模应妥善堆放,使用前应检查、修整,分段支模连接应紧固,以防止柱模竖向倾斜、扭曲。
3)柱箍间距应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设置,木楞胶合板模应采用定形枋木加强阳角部位;组合钢模板在配板时,端头的接缝应错开布置,以增加柱模的整体刚度。角部的每个连接孔都应用U形卡卡牢,两侧的对拉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