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化、液化
汽化和液化 义务教育教科书 物理 八年级 上册 知识回顾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 ℃ 2.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___ ,凝固的是 ___ a.夏天吃冰棒解热 b.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c.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30 20 ℃ a、b -21 c、d 知识回顾 1.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___ ℃ 2.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 ___ ,凝固的是 ___ a.夏天吃冰棒解热 b.冰箱中取出的冰块化成水 c.冬天河面上结了一层冰 d.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20 30 ℃ a、b -21 c、d 实验1: 在气球中滴入酒精,挤出空气后扎紧口。放入热水中。请观察现象。 固态 液态 气态 熔化 凝固 液态和气态之间能否进行相互转化呢? 液态 气态 气球收缩 一、汽化和液化 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 二、探究 水的沸腾 1.实验目的: 观察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 2.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和杯盖等。 时间/min 0 0.5 1 1.5 2 2.5 3 3.5 4 4.5 … 温度/℃ ? ? ? ? ? ? ? ? ? ? 水中气泡 变化情况 沸腾前: 沸腾时: 3.观察现象并记录在表格中 注意观察沸腾前和沸腾时气泡产生的部位以及运动过程中大小的变化,观察水温度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4.分析数据和图像得出探究结论 沸腾前,水吸热温度升高。 沸腾过程中,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液体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1)温度变化规律: 从沸点表查出下列物质的沸点 水: 亚麻仁油: 100℃ 287℃ 为什么用水煮东西煮不黄、焦,但是用油就能炸得黄且焦? 因为油的沸点比水高 1、沸腾是在______温度下,在液体______和 ______同时发生的______的______现象,液体在 腾的过程中,需要______热,温度______. 液体 沸腾时的温度叫做______。 高 沸点 表面 吸 不变 内部 汽化 2、沸腾的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剧烈 2、请判断下列图像属于水的沸腾图像的是( ) T t T t T t T t A B C D B A C D C 3、如图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装置图,在此实验操作中用到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_______。范鸿同学根据实验记录作出了水沸腾图像,分析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这一结论说明该地区此时的大气压强______标准大气压强。(选填“大”、“等于”或“小于”) ???????????????????????????????? 温度计,计时器 98 小于 甲 乙 4、当甲中的水沸腾时,乙中的水是否沸腾?为什么? 思考题 ★因为甲中的水沸腾时温度为100℃,它将热量传给乙,使乙中水的温度也达到100℃,这时甲和乙中水的温度相同,不再发生热传递,所以乙不再吸热,故不会沸腾。 通过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分析蒸发的特点: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会变干,在阴凉处也会变干了,为什么呢? 现象2:湿衣服弄成一团,衣服的外边干了,但是里边还没干,为什么呢? 现象3:现在我们的秋季校服洗干净后要晾晒一天的时间才能干,为什么呢? 三、蒸发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 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很快干了,在阴凉出阴凉处干的慢; 现象2:衣服打开晾晒干的快,弄成一团就干的很慢; 现象3:秋天有风的天气里衣服干的快,没有风的时候干的慢。 分析以下现象,思考哪些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 干手器 晒在阳光下: 摊开: 晒在通风处: 自制简易“冰箱” 水盆 纱布 饭菜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利用蒸发吸热 坎儿井 3. 液体蒸发需要吸热,会导致所依附的物体温度降低,有致冷作用 实验: 1.温度计置于空气中,读数是____℃ 2.在温度计的液泡上沾上适量酒精,把温度计取出来在空气中读数,温度计的示数有怎样的变化? 它们是怎么来的? 河面上的白雾 叶子上的露珠 四、液化 气态 液态 放热 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烧水时,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现“白气”,为什么? 阅读教材61页第3和第4自然段,写出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比喻的用法.ppt
- 比例的基本性质(非常实用).ppt
- 比的应用提高练习.ppt
- 比别人多走一步.pptx
- 比喻句拟人句复习.ppt
- 比较探究1:秋词2.ppt
- 比较吸进的气体和呼出的气体.ppt
- 比较政治经济学范式.ppt
- 比较政治制度第3讲.ppt
- 比的应用(按比分配)(刘老师).ppt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