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气象学 第一章地球大气
第四节 大气与农业 大气成分与农业 大气状态与农业 大气污染与农业 N2:生物固氮、工业氮肥 O2:动植物呼吸作用 CO2:植物光合作用 净光合作用 CO2浓度 CO2补偿点 CO2饱和点 大气成分与农业 大气状态与农业 昼夜温差:相对平衡 空气湿度:植物生长 气压高低:养鱼捕鱼 大气污染与农业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影响 O3、SO2等破坏植物细胞的膜系统 氟化物等抑制植物体内的酶活性 大气污染对动物的影响 NO/NO2可引起肺损伤,中枢神经损伤等 氟化物对眼睛和呼吸器官等有强烈刺激 通过污染食物危害健康 * 第一章 地球大气 本 章 内 容 大气的组成 大气的状态 大气的垂直结构 大气与农业 第一节 大气的组成 干洁大气(即干空气) 水汽 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态杂质 地球大气由三个部分组成: 各种成分介绍: 表2-1 干洁大气的成分(高度25km以下) 气体成分 所占体积(%) 临界温度(℃) 临界压强(大气压) 氮 78.08 -147.2 33.5 氧 20.95 -118.9 40.7 氩 0.93 -122.0 48.0 二氧化碳 0.032 31.0 73.0 臭氧 0.00006 -5.0 92.3 干洁大气 100 -140.7 37.2 一、干洁大气 干洁大气的定义: 除去水汽及其他悬浮在大气中的固、液体质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 氮气(N2): 存在方式:以蛋白质的形式存在于有机体中。 作用:是有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合成氮肥的基本原料。 氧气(O2): 作用: 是人类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的极为重要的气体; 积极参加大气中的许多化学过程; 对有机物质的燃烧、腐败和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臭氧(O3): 时空变化: 时间变化:最大值出现在春季,最小值出现在夏季。 空间变化: 水平:由赤道向两极增加。 垂直: 55~60km,含量极少。 20~25km,达最大值,形成臭氧层; 12~15km以上,含量增加特别显著; 从10km向上,逐渐增加; 近地面,含量很少; 这幅地图显示的是臭氧洞。1986年,南极的臭氧量仅是30年前的一半。 1988年,曾发现北半球上空臭氧层已比20年前要薄百分之三。这种变化足以使皮肤癌的病例增加。 臭氧洞 二氧化碳(CO2): 来源: 生物的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有机物质的燃烧和分解、火山喷发作用等。 时空变化: 时间变化: a) 白天、晴天、夏季时的二氧化碳浓度小于 黑夜、阴天、冬季。 b) 工业革命前小于工业革命后。 空间变化: 水平:城市大于农村; 垂直:0~20km,含量最高; 20km以上,含量显著减少。 作用: 对紫外线有着极其重要的调控制作用。 对高层大气有明显的增温作用。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 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使 地面保持较高的温度,产生“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对地球表面 温度的维持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图 二、水汽 来源: 主要来自江、河、湖、海、潮湿陆面的水分蒸发以及植物表面的蒸腾。 时间:夏季多于冬季 空间:一般低纬多于高纬,下层多于上层。 时空变化: 作用: 在天气气候变化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并向地面和周围大气放 出长波辐射,对大气起着“温室效应”。 在大气中悬浮着的各种固体和液体微粒(包括气溶胶粒子和大气污染物质两大部分)。 二、大气中的杂质 气溶胶粒子: 定义: 分类:液体质粒、固体质粒 固体质粒的来源: 有机质数量较少,大多为植物花粉、微生物和细菌等; 大气中沉降速率极小、尺度在10-4μm到100μm之间的固态和液态微粒。 无机质数量较多,主要来源于:尘粒、烟粒、海洋中浪 花飞溅的盐粒,流星飞逝后留下的灰烬,火山尘埃等。 作用: 吸收太阳辐射,使空气温度增高,但也削弱了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 缓冲地面辐射冷却,部分补偿地面因长波有效辐射而 失去的热量; 降低大气透明度,影响大气能见度; 充当水汽凝结核,对云、雾及降水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大气中的污染物质: 定义: 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使局部、甚至全球范围的大气成分发生对生物界有害的变化。 分布: 空间 垂直:主要集中在3km以下的低层大气中。 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每日案例分析.ppt
- 毕业生自主创业指导.ppt
- 毕业论文 吴沫.doc
- 毕业论文 2012葛兵.doc
- 毕业答辩PPT-蒸汽锅炉PLC控制系统设计.ppt
- 毕业论文(李微微).doc
- 毕业论文- 2000Th锅炉直流煤粉燃烧器的设计.doc
- 毕业生就业前的准备.ppt
- 毕业生规划2013.ppt
- 毕业论文(如何看待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