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第七章转向系设计.ppt

  1. 1、本文档共8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汽车设计第七章转向系设计

第一节 概述 一、设计要求 1.汽车转弯行驶时,全部车轮应绕瞬时转向中心旋转,任何车轮不应有侧滑 2.转向后,转向轮应能自动回正 3.转向轮不得产生自振,转向盘没有摆动 4.转向传动机构和悬架导向机构共同工作时,由于运动不协调使车轮产生的摆动应最小 5.保证汽车有较高的机动性,具有迅速和小转弯行驶能力 6.操纵轻便 7.逆效率低,反冲小 8.有消除因磨损而产生间隙的调整机构 9.有防伤装置 10.保证转向盘与转向轮转动方向一致 第一节 概述 一、设计要求 操纵轻便性评价指标 第一节 概述 二、组成 第一节 概述 三、分类 1. 转向器 第一节 概述 三、分类 2. 转向梯形 断开式 非断开式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输入齿轮位置与输出特点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1)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输入齿轮位置与输出特点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2) 齿条断面形状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一、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1.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3)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的布置形式 (1)?? 转向器在前轴后方, 后置梯形 (2)?? 转向器在前轴后方, 前置梯形 (3)?? 转向器在前轴前方, 前置梯形 (4)?? 转向器在前轴前方, 后置梯形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二、防伤安全机构方案分析 交通事故表明:汽车发生碰撞事故,可以是正面、侧面、追尾等碰撞事故,其中正面碰撞事故 约占40%~ 50%。 正面碰撞事故中,驾驶员可能与转向盘、仪表板、转向管柱、挡风玻璃、室内后视镜、遮阳板等发生身体接触,并遭受伤害,严重时会伤及性命,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护驾驶员是十分重要的。当前采取的有效措施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囊、转向系中的防伤安全机构。 有的汽车上述三种措施同时并存(如档次比较高的轿车),有些汽车只有其中的1~2项(如平头客车只有安全带,货车中当前也很少装气囊)。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二、防伤安全机构方案分析 1、法规要求 1)汽车以48km/h的速度正面同其它物体碰撞的实验中, 转向管柱和转向轴在水平方向的后移量不得大于127mm; 2)在台架试验中用人体模型的驱干以6.7m/s的速度碰撞转向盘时,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水平力不得超过11123N(GB11557—1998) 2、防伤安全机构 安全带可以有效地限制乘员前移量。 安全气囊可以在乘员头、胸前部与转向盘(仪表板)之间形成隔离带,缓和冲击,减缓乘员前移量和前移速度。而在驾驶员不可避免的与转向盘发生身体接触时,防伤安全机构可以减轻驾驶员受到伤害的程度。 第二节 机械式转向器方案分析 二、防伤安全机构方案分析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一、转向器的效率 1.定义 η+=(P1-P2)/P1 η-=(P3-P2)/P3 P1 —作用在转向轴上的功率 P2—转向器中的磨檫功率 P3—作用在转向摇臂轴上的功率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一、转向器的效率 2.正效率η+ 影响η+ 的主要因素:转向器类型;转向器的结构特点;螺线导程角、磨擦角等;制造与装配质量。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一、转向器的效率 2.正效率η+ 转向器结构参数与η+ α0为蜗杆(或螺杆)的螺线导程角;ρ为摩擦角,ρ=t g-1f; f为摩擦因数。 当滚道表面良好,表面硬度为58HRC以上时,ρ=19’ 分析上式可知: ① η+ 与α0、ρ有关 ②α0↑,则 η+ ↑ ③α070以后, η+ ↑缓慢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一、转向器的效率 3.逆效率η- η- 的种类 可逆式:易打手,回正性能好 不可逆式:转向零件受载大,无路感,不能回正 极限可逆式:回正性能、路感、转向系零件受载等均居中 转向器结构参数与η- 分析上式可知: ① η- 与α0、ρ有关 ②α0↑,则 η- ↑,且在α0=80~100以后增加速度大于η+增加速度。 ∴α0不宜大于80~100 ③α0ρ时,则得- η- 说明不可逆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1.转向系传动比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2.力传动比与转向系角传动比的关系 第三节 转向系主要性能参数 二、传动比的变化特性 2.力传动比与转向系角传动比的关系 ①a↑则 i p↓,∴转向沉重,为此应减少a 轿车 (0.4~0.6)B B—轮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